人有人的天命,神有神的慈恩 (第2/2页)
扎西拉姆·多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与现实并不会彼此妨碍,更不能相互替代,这里的人们不会被极乐的来生所迷醉而放弃辛劳,也不会被困顿的现实所拖累而无力祈祷。
而我们呢?生活在现代又现实的有序社会里的我们呢?有的人,倾向于将不快乐“形而上化”——总是换工作,会被归结为“本来无常”,而不是自身能力不足;生活很穷困,会以此标榜“不功利、有出离心”,而不是着手改善;没有朋友,会作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佐证,而绝不会承认是自己性格有缺陷。有的人,则倾向于将不快乐“形而下化”——缺乏安全感,隐隐感到一切终究是不确定的,会认为一定是因为钱还不够多;缺乏自我价值认同,不清楚自己存在的意义,会怪罪于糟糕的市场环境与社会现状;深深的焦虑感,明明察觉到了内心长期的压抑,却会总结为只是因为很久没有假期。
人们之所以一直追求快乐,却找不对快乐的方法,会不会是错位对治所致?形而上的认识,解决不了形而下的问题——无论我们多么相信无常,也无须刻意放弃安定;无论我们多么标榜出离,也不可逃避精进,无论我们有多么清醒,也不必嘲笑他人的昏昧不明。同样的,形而下的经营,转移不了形而上的忧虑——再多的钱也买不了“永恒不变”和“绝对安全”;再健全的社会制度和市场秩序,也不能替你决定,你应该拥有怎样的未来;再美好浪漫的假期,也不应该分散你思考生命价值的觉心。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物质基础始终不能代替上层建筑。
是不是我们其实一直试图用祈祷来解决吃饭的问题,用吃饭来解决心灵的问题?
是不是自我太过高明,所以总在凡与圣之间游离辗转?
是不是我们太过精明,所以反而顾此失彼,一无所获?
也许你会像过去一样,微笑着告诉我:“傻瓜,世上根本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依旧感恩那些奔流的大河,以及逐流的日子;我也感恩那些许我驻足或呆坐的河岸,以及困顿与裹足的时刻。它们是我生命中的云帆,也是我终要越过的沧海。我感恩你的见证。
祝你在大海的另一岸,一切安好!
小叉
2011年2月11日于印度瓦拉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