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制作膛线,出海采矿 (第2/4页)
楚南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比他在特战队用的大狙,差得太远。
突然,崇祯凑在眼睛上,看向枪管内部,他突然发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随即,又拿起一支燧发枪,也是同样的问题。
崇祯看向旁边,拿起鸟铳、鲁密铳、连子铳......无一例外,都是同样的问题。
崇祯急了,急忙跑向红衣大炮、虎樽炮、佛朗机......还是同样的问题。
“元辅,为何这些枪管、炮管,不拉膛线呢?”
膛线?
范景文有点懵,“陛下,啥叫膛线?”
崇祯很无语,看向金发碧眼的德国工程师,“汤若望,你来说说膛线。”
“陛下,臣也不知啥叫膛线。”
“啊......不会吧?”
崇祯出奇的惊叹。
慢慢的,惊叹变成了笑容。
“呵呵......好啊,咱大明火器,要一飞冲天了。”
众臣看着崇祯手舞足蹈,都感觉莫名其妙。
“元辅,快,拿纸笔过来,朕告诉你们。”
膛线,又名来复线,可以说是枪管、炮管的灵魂。
由于其截面形状类似风车,又称风车线。
膛线的作用,在于将枪管内火药的力量旋转起来,就像是在枪管内,凭空生出一股火药味的龙卷风,将枪管内的铅子也连带旋转起来,射向敌人。
众所周知,高速旋转的物体,如飞碟、篮球等,空气阻力是最小的,飞行轨迹是最稳的,飞行距离是最远的,杀伤力却是最大的。
有了膛线,就可以使铅子在出膛之后, 指哪打哪,百步穿杨。
崇祯在图上,细细画起膛线来。
范景文和汤若望看到,崇祯所说的膛线,就是枪管内壁上的螺旋状的细线,密密麻麻分布在内壁上。
“陛下,这个,要怎么制作呢?”
做过多年工部尚书的范景文,也有点为难,他甚至都没听过。
崇祯想了想,“就用勾刀拉削法吧。”
“制作一把锋利的、与枪管等长的钩状切刀,钩子又长又硬又锋利,固定在一个铁架上。”
“把成型的枪管伸入勾刀内,抵住勾刀尖,慢慢旋转外拉。”
“如此反复多次,只到内壁形成深深的12条螺纹,膛线就算是拉出来了。”
“切记,要确保每条螺纹都有同样的深度和宽度,且从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