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推广,虽然无法取代毛笔与墨的地位,却成为连真正贫苦的人家都能轻松负担得起的书写工具。
所以在近几年,随着百姓的经济条件得以改善,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家,会主动送孩子去读书。
只是相较于大安的适龄孩童数量,总体上的入学率,仍然很低,低到让柳明月感到惨不忍睹。
听到女帝提议,要在接下来大力发展教育,用惠政促进民间,尤其是乡下农家孩子的入学率,新任礼部尚书刘守成当然是喜不自胜,迫不及待的表态。
“陛下圣明,孩子乃是我大安未来的希望,朝廷的确应该要重视,要好好培养,不知陛下对此可有规划?”
柳明月没有直接回答,“朕目前只是有这么个想法,召集诸位爱卿过来,就是想要征询一下大家的建议,看朝廷有没有必要做这件事,该如何做好这件事。”
在场众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单选题,女帝既然召他们来此,就是来商量’好何做好‘这件事的,压根就没给他们留下反对的余地。
崔相若有所思的开口道,“陛下的想法,当然是好的,自古以来,民间人才辈出,只是有许多人,都被埋没了而已,若能让大量的民间孩童都能入学,当然能够大幅增加那些孩子的成材率,老臣当然支持陛下的想法,只是想要做成这件事,所需耗费定然极大。”
因为知道柳明月的这个建议,若能做成,将会是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李尚书忍了又忍,才没开口反对。
何相接过话道,“即便耗费大,也有必要做成这件事,依老臣之见,可将原本只在府县两级衙门设立的官学,扩充到乡村,以类似医药部的模式,从当地招募一些满足相应条件的人当教席。”
就是这么一来,这个花费就太大了些,毕竟在场众人都知道,建起医药部后,朝廷每年需要支出多么庞大的一笔月俸。
而医药部靠着售药,多少还能有些进账,不用让朝廷承担全部费用,但是发展教育,可没什么收入,都是纯支出。
何相的这个提议,实在太费钱了些,实李尚书眼巴巴的看着女帝,希望能从她口中听到反对。
柳明月却欣慰的点头道,“何相的这个规划很好,我们不指着那些孩子都走科举入仕的路子,只要能让他们认全字,会一些简单的计算,对我炎黄民族史、大安律法及地理有所了解,就行。”
李尚书有些失望,忍不住算起了账。
“陛下,我大安有成千上万个的乡村,要招募数以万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