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云动与心动 (第1/6页)
马逍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
“摩诘,你可知道,天上的云为何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坐在石阶上玩耍的王维,听到父亲突然发问,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天空飘动的云,不由得发起了呆。
王维是个聪明的孩子,见识远胜同龄儿童。他思考了一阵,突然有了答案:“父亲,我认为是风吹动的缘故。无风之时,云即不动。”
“好孩子,你观察得很仔细。”王处廉轻轻拍了拍王维稚嫩的肩膀,接着说道,“这个问题,为父却有不同的理解。云之所以聚而复散,是因为人心在动,人心不动,万籁俱静。”
“父亲,您又开始宣讲那套佛家理论喽!云动和心动哪有必然的联系呢?您听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跳动,那云彩咋没跟着飘动?不科学呀!”
“将来,也许你会明白的。”说着,王处廉俯下身子,把王维背了起来。
“父亲,您现在就告诉我呗!”王维嘟着小嘴,闹起了情绪。
“其实,谁又能真正解释得清呢?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家去吧。”
“骗人!你骗人!”王维边闹边喊,不一会儿就在父亲宽阔的背上打起了瞌睡。
王处廉刻意放慢脚步,生怕道路颠簸惊醒了儿子。他一直对悟性过人的王维抱有极高的期望,又不愿儿子受到一丁点伤害。纠结之余,王处廉轻声对熟睡的王维说:“摩诘,父亲真希望这样的时光不要逝去,希望你永远都健康快乐。”
唐玄宗开元三年(715),一个平静的年头。
这一年,十四岁的李白正在青城山刻苦练剑,三岁的杜甫还是洛水边一个闹人的“萌娃”。一年中,唯一值得记录之事,似乎就是一个即将年满十五岁的少年,背着一把琴,提着一支笔,昂首从山西蒲州来到首都长安。
这少年能写一手好诗,精通音律,会弹琵琶,琴棋书画样样拿手,而且还是个大帅哥,这条件简直不要太优秀。
两年后,他以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震撼整个诗坛: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位少年,正是王维。
他的前方,一片光明。
二
人在江湖飘,哪能无绝招。
像王维这种身负文采的人物,根本不愁找不到出路。
他先以一首《李陵咏》顺利成为岐王府的座上宾,整天陪着岐王李苑吟诗作对,觥筹交错中,王维悄悄向岐王透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