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第2/7页)
马逍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玩耍。
他唯一的爱好,就是整天窝在家中读书。
可是,家里的藏书也不多,翻来翻去,一套四书五经都凑不全。
即便如此,孟郊还是只愿意沉浸在读书的世界。伙伴们邀请他出门,他几乎总是拒绝。
时间一长,大家就忍不住吐槽:“整天读书是为了啥?”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啥意思?给解释解释。”
“我给你们作首诗吧!”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孟郊虽然嘴上不解释,可心里清楚,他是不能和这些小伙伴长期混在一起的,人可以穷,却不能自我放逐。
他的志气很高,自尊心也强。
我愿分众泉,清浊各异渠。
我愿分众巢,枭鸾相远居。
此志谅难保,此情竟何如。
湘弦少知音,孤响空踟蹰。
没有知音,曲高和寡,窝在家中难以进步,孟郊决定换一种生活。
上嵩山!
上嵩山,可不是去少林寺学功夫。
孟郊是个孝顺的娃,父亲死后十余年,整个家庭全由母亲操持。母亲靠一双巧手,替富贵人家做针线活维持生计,含辛茹苦将他和两个弟弟抚养长大,不知在油灯下熬了多少个夜,白了多少根头发。
孟郊想想自己都二十多岁了,不能再待在家中无所事事。
他和母亲有着极深的感情,一方面想为母亲减轻点负担,一方面也想出去看看大山大河,这才选择离家。
孟郊躲在深山里,每日与孤云相伴,晨钟暮鼓、青灯黄卷,吃野菜,住草棚,几年都没沾荤腥。这么看来,其实和少林和尚也差不太多。
隐居近十年,孟郊丢下翻得破旧的书本,从容出山。
读万卷书,该去行万里路了。
此时,盛世大唐已被安史之乱冲击得满目疮痍。在洛阳,他看到战乱之后荒凉破败的景象:“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在黄河中下游一带,他看到战争对生命的无情戕害:“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如何当春死,不及群草生”。
中原大地,一片狼藉。孟郊不忍继续向北,而是掉转方向,一路向南,游历祖国大好河山。
三
在信州,孟郊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