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 晚唐有个罗老师 (第2/6页)
马逍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女婿。
这场婚配就此作罢。
二
罗老师相貌究竟如何,实在不好考证。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的脾气实在刚猛,丝毫不懂妥协。
表现在科考中,就是在考场上屡屡跑题作答,还总是写那种讽刺意味极强的文章,被考官们各种嫌弃。
换句话说,罗老师并不是没有才,如果按照考试要求认真作答,根本用不着做十年奋战的复读生。
罗老师的悲剧,在于生不逢时。他参考那十几年,经历了多位皇帝执政,其中包括唐懿宗和唐僖宗这对父子。
懿宗和僖宗在大唐不靠谱皇帝排行榜上,绝对要排进前三位。
特别是唐懿宗,一身的“艺术细胞”,吹拉弹唱、琴棋书画、马球蹴鞠样样精通,就是做皇帝不专业。他偏偏又自我感觉良好,给自己封了个“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自恋到无可救药。
皇帝不管事,下面的人就腐败了起来。罗老师首次参考那年,录取的三十个人,居然全是官宦子弟。
出身寒门又性格孤傲的罗老师显然是要靠边站的。不过,以罗老师“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性格,让他吃哑巴亏,肯定是不可能的。
于是,罗老师开始了——开始写诗猛批朝政,发泄心中的不满。
有次投考,长安一带大旱,懿宗下诏征集民间大师作法求雨,罗老师在考卷上吐槽起来:
水旱灾害是上天降下的警示,凡夫俗子哪能解决!为今之计,只有请圣人用心祈祷,尽心政务,才有可能减轻灾害。征召民间那些骗吃骗喝的方士,只会让世人耻笑!真不知道那些吃俸禄的朝中大臣是怎么想的,难道都是吃干饭的?
这样赤裸裸批评朝政的考卷,肯定会被判个不及格,然后扔进垃圾桶。
据说有一次,罗老师应试的试卷答得很好,也没吐槽朝政,唐懿宗看了他的文章很想录取他。负责招生的大臣们却不干了,纷纷跳出来提意见:“陛下,这个考生经常在诗文中讽刺朝政,如果录取的话,岂不坏了风气?”
懿宗很好奇:“他都说了什么坏话呢?”
有人抢着说道;“臣听到他有首《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谁不知道瑞雪兆丰年?他明着和瑞雪过不去,暗着就是讽刺朝廷不体恤百姓,这不胡说八道吗!”
这人说罢,又有人接着说:“罗隐这考生不但拿瑞雪来揶揄,还有意诬蔑我大唐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