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框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及并天下,天下送徒七十余万人”和“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就是说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就弄了70多万人,分两拨分别去修阿房宫和秦始皇陵。
《汉旧仪》中也写了一句“使丞相李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
反正不管时间从哪年开始修,史料中人数是70多万没错了,不然李白也不会在《秦王扫六合》里写道“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但仔细一想当年秦国灭楚是先败后胜,20万不够派了王翦的60万大军,如果秦始皇陵是秦王继位就开始建的,哪个皇帝会在派20万去攻敌的同时派70万人去给自已修陵?
即使是统一天下后还有万里长城、秦直道和秦驰道,不仅有秦50万大军攻百越之战,30万军队北守匈奴要道,晚年的秦始皇还在求长生不老,陵墓的竣工也不能比驾崩早,所以70万人的说法在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赶工秦始皇陵时才可能是这个规模。
换句话说,就是从《史记》到《秦王扫六合》,司马迁把楼给带歪了,导致后世对嬴政的评价有失偏颇。
当然徭役过重也确实是秦王朝一个不争的事实,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跟着起义不是,至少是在秦二世。
而阿房宫呢,他从秦始皇35年才开始修建,杜牧的《阿房宫赋》中说是项羽烧了阿房宫也是楼歪了,项羽烧的是咸阳宫。
根据2002年的考古,阿房宫在秦朝灭亡时还没建好,只是个烂尾楼,这个烂尾楼也成了伴随秦始皇2000年的污点。
据《史记》记载,宫殿东西500步,南北50丈,可容纳万人,数50丈高的旗帜,既然是个烂尾楼,描述如此确凿,那司马迁要么看过图纸,要么亲自见过,
事实是考古发现阿房宫土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是司马迁记载的七倍多,推测司马迁只是看了萧何拿回来的图纸,没亲眼看过。
但不管如何《史记》对汉代皇帝的警示效果确实达到了,而且出奇的好,警钟长鸣都鸣到唐太宗李世民了。
《贞观政要·俭约》里说李世民想修宫殿,砖瓦木料都已备齐,突然想起当时秦始皇修宫殿,百姓怨声载道,导致秦王朝灭亡,然后项目就取消了。
不仅是修宫殿,李白还借诗歌用秦始皇来告诫当时的唐玄宗别修仙了,看秦始皇最后的结果还是“人固有一死”,所以《史记》是秦始皇成为反面教材的源头,《史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