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颛孙师有些过头了,卜商有些赶不上。”子贡说:“那么是颛孙师更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头和赶不上同样不好。”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孔子去世后,子夏居住在西河教授学业,做了魏文侯的老师。他的儿子死了,他哭得眼睛都失明了。
颛孙师,是陈国人,字子张,比孔子小四十八岁。
子张问怎样求得官职俸禄,孔子说:“多听,有疑问的地方先放在一边,其余有把握的部分谨慎地说出,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多看,有危险的事情先放在一边,其余有把握的部分谨慎地去做,这样就可以减少后悔。说话少犯错,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面了。”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被困在陈国、蔡国之间,子张问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主张行得通。孔子说:“说话要忠诚守信,做事要忠厚恭敬,即使到了蛮夷之地也能行得通;说话不忠诚守信,做事不忠厚恭敬,即使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着的时候,就好像看见‘忠信笃敬’几个字摆在面前;坐车的时候,就好像看见这几个字刻在车辕前的横木上,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主张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自己束腰的大带上。
子张问:“士怎样做才可以称得上是通达呢?”孔子说:“你所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呢?”子张回答说:“在诸侯国中一定要有名声,在卿大夫家也要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名声,不是通达。所谓通达,就是品质正直,喜好道义,善于察言观色,总是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在诸侯国和卿大夫家一定能通达。而那种只有名声的人,表面上追求仁德,实际行为却违背仁德,还以仁人自居而不怀疑自己,这种人在诸侯国和卿大夫家一定会有虚名。”
曾参,是南武城人,字子舆,比孔子小四十六岁。
孔子认为他能通晓孝道,所以传授给他学业。他撰写了《孝经》,死于鲁国。
澹台灭明,是武城人,字子羽,比孔子小三十九岁。
他的容貌很丑陋。他想拜孔子为师,孔子认为他资质浅薄。他跟随孔子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自身品德的修养,走路不抄小道,不是因为公事就不去拜见卿大夫。
他南下游历到长江一带,跟从他的弟子有三百人,他在取舍、进退方面很有原则,名声在诸侯间传扬开来。孔子听到这些情况后,说:“我凭言辞判断人,看错了宰予;凭相貌判断人,看错了子羽。”
宓不齐,字子贱,比孔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