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一闲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鹏选好建设基址后,赵春明拿着斧头在附近砍了将20多根长约4至5米的桦木杆,然后搭建成伞状的房屋骨架,张鹏再用桦树皮覆盖其上,作为斜仁柱的围卷,也称“铁克沙”,在东向或南向两根木杆之间,则用带来的狍子皮作为居所门户。至此,一个斜仁柱就搭建完成了。
斜仁柱的整体外观呈圆锥形,内部高度超过3米,底部大约4米为直径成圆状,斜仁柱在顶部不覆盖东西,白天无遮盖,供内部通风,夜晚再覆盖兽皮以起到御寒保温的作用。
等到搭完斜仁柱,时间已经到了中午,俩人拿出带过来的干粮,随便吃了点,又喝了点水,就开始准备挖地窨子。
地窨子是在满族先民全穴式房屋基础上演变过来的,在背风的地上挖坑,坑上以木头树枝茅草搭棚,留向阳的小门供出入。从外观上看,像是矮窝棚,从里面看,有一半是低于地面的,可弯腰在其中活动。
选了一个背风向阳的地方,他们要挖出来一个长五米,宽三米,深度大概一米半的深坑,这样才能住得下两个人,空出的地方放行李,也才能在冬季到来的时候防寒保暖。
俩人热火朝天的就干起活,首先俩人先把土上面的干草和落叶去除干净,赵春明用洋镐把土刨松,现在是深秋,土还没有上冻,所以相对来说还好刨些,张鹏则拿着铁锨往深了挖土,等到他们大概挖出来一个样子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大概三四点钟了。
张鹏和赵春明停了下来,觉得不能继续了,这样突然高强度的作业会把身子累垮的,俩人回到斜仁柱,在里面把新买的小铁锅烧上水,等水开了拿出来一大块桦树皮。上面放上带去的苞米面,用开水烫一下,这就是大黄和黑子的晚餐了。
而他俩则拿出来带过来的腌制的猪肉,放到锅里煮熟,就着带来的干粮就吃了起来。吃饱喝足之后,张鹏提议练练枪,在远处放了一块木板,然后让赵春明在远处瞄准射击,第一枪赵春明拉枪上膛,因为不了解枪后坐力,枪口高抬起脱靶了,赵春明脸微微有些发红,张鹏在旁边鼓励,并讲解开枪时候的注意事项,随后的几枪,虽没有命中中心,但至少也都在靶上,张鹏对此很满意,赵春明因为力气大,相对来讲开枪时能够稳住枪口,所以进步很快。
因为今天很累了,子弹又金贵,所以练了几枪之后,张鹏就让赵春明休息,在斜仁柱地上铺上干草和树枝,麻袋盖在上面,上面铺上被子,就穿着衣服躺下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俩人就起来,把昨天剩下的肉热了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