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泰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个月后,等他走出圣院,文宫涨到了四十八丈,高四丈,已是圣前翰林,古今未有!
等叶南离开圣院,文曲星上,亚圣们坐在一起谈事情。
主要谈的就是叶南。
他们都认为,以叶南的天赋,无论专注哪一科,都很有希望成就亚圣。
但如果他要像如今这般,所有科目一起前进。
那要么,他成为如孔圣般的至圣;要么,止步于半圣绝颠,终身不得寸进。
同时,叶南年方十六,但细数下来,竟然已经做出了八首镇国诗。于是一个诨号不胫而走,先是在圣院中流传,随后飞向了整个人族。
人称:少年叶镇国!
……
宫里,宋神宗被叶南这一套搞得眼花缭乱。
大宋第一神童,其实也就是神童,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但如果叶南依然保持着这种高产,不说十年,那不是要出十多首传天下之诗,百首镇国啊!
搞不好,大宋要出一个三十岁的大儒,三十岁宰辅!
我大宋蛰伏近百年,怕不是终于要崛起了!
事实证明,宋神宗想的没错。
不过,这个崛起的时间,比他预料中要快的太多了。
以叶南的水平,连过会试殿试。先是会元,然后状元,两者一举拿下,成功‘连中四元’,声名一时无两。
在之后,叶南在“唐宋文学交流会”上,更是和从大唐而来的李白飚诗。两人共赋诗八首,五首镇国,三首传天下。
最后一首,叶南以《沁园春·雪》,诗成惊圣,使李白都为之摇头,为大宋赢下了这一场对决,一时风头无两。
但是,自他和这一批进士正常入圣院后,竟然由动转静,突然沉寂起来,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这没关系。因为王安石在第二年终于上位,成为宰辅,并开始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启变法,震动了大宋及隔壁的两国!
此次变法,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堪比上一次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得到很多人支持的同时,也被更多的人所否定。
一开始,变法在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强硬推行下,很快布置了下去。
但一年后,因为一些人从中作梗,很多变法的具体环节出了问题。
而且,大唐和蒙元也不愿意自己的弱邻居变强,从各方面阻碍变法。
两年后,在宋神宗和王安石有些支持不住来自各方面的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