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一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举人老爷的命?真要我进了乡试考场,肯定躺着出来。”王旭确实不怎么上进,也没那么大的斗志。说到科举,他本来就不是多么的上心。能够考中秀才,他就很满足了。
现如今他又成了家,接下来只需要好好赚银子,再多生几个娃传宗接代,应付完他爹娘的催促,就行了。
说起来,王旭觉得他这辈子挺精彩的。瞧瞧他们镇上能出几个秀才?他从来都不是其中的佼佼者,却能侥幸当上秀才,难道不是老天爷眷顾?
扭头看看依旧还在埋头苦学,寄望能考中院试的那些同窗,王旭只觉得自己很是幸运,日子也着实有滋有味。
最起码,他已经彻底解放了,再也不必被科举考试折磨的奄奄一息,悲惨至极了。
再说到当生意人,有谁能像他这般厉害,不是书商,胜似书商。他卖的可都是科举考试的题册,独一份的。其他生意人想要跟他争抢,都没有这个底气。
单凭他手里这些题册,哪怕他搬去帝都皇城,也肯定能很快找到一席之地。
“你还年轻,总要尝试尝试的。”梅先生并不是很赞同王旭此刻的放松状态,对于王旭的志得意满也很是不认可。
如若他还在王旭这个年纪,是肯定不会放过能够赶赴乡试考场的机会的。没成想王旭居然此般不珍惜,实在让梅先生感到愤慨,以及说不出来的惋惜。
“但凡我有明知兄一半的真才实学,我肯定会去尝试尝试的。不指望头名解元,让我最后一名侥幸考上也行啊!”真要有机会能当举人,难道王旭会不心动?
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王旭就是半吊子水,学问完全不若许明知的扎实。就说许明知刚刚说的乡试题目,十道题目中他只有两三道有那么点眉目。而偏偏他有眉目的答案,还并非精准答案,只有一半一半的正确率。
王旭可是靠卖科举题册发家赚银子的。对于题目的难易程度,他有着自己的警觉和认知。他可以笃定,真要他上了考场,在那样的紧张氛围下,他肯定是抓脑挠腮,绞尽脑汁也答不上来的。
是以,王旭没有任何犹豫的,就放弃了继续科举的打算。
有多大的力量,干多大的事情。像科举这么困难的事情,还是交给不知道比他厉害多少倍的明知兄去辛苦吧!
听出王旭的言外之意,梅先生无奈的轻叹一声,摇了摇头。
王旭到底不是许明知,他确实不该为难王旭。或者应该说,他这么多学生当中,也就只有许明知最有才学。只怕他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