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奕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夏县,是刘武周贼军的第一道防线,与几十里之外的唐军三座大营遥遥相对。
贼军主力退守坚城之后,刘武周派贼将吕崇茂率一万军队镇守此地,外间则是有着尉迟敬德的两千突厥狼骑,盘踞在浍州虎视眈眈,随时准备突袭唐军。
刘武周的心思很简单,分兵作战,层层阻击。
唐军每想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待唐军人困马乏便调动突厥骑兵,仗着速度优势出来收割骚扰。
只是,如此一来,贼军也彻底失去了与唐军全主力正面交锋决胜的机会。
柴绍带着李世民的令箭和一千兵马到达东北大营,营中唐军主将永安王李孝基和副将内史侍郎唐俭已然在营中等候。
李孝基一改之前慵懒的作风,中年发福的身子穿上盔甲,呈现出几分魁梧大将的风采,他下首的唐俭则是安静地闭着眼。
唐俭很郁闷,作为李孝基的副将,他竟然是全军将官中最后几个知道陛下手谕的人。方才秦王的传令兵过来发布军令,唐俭才知道李孝基早就接到了皇帝手谕,绕过自己直接同李世民交流了。
这本是主将的应有之义,但是关键是李孝基和唐俭不是一路人啊。唐俭是典型的中立派,对于秦王和太子两不相帮。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即便是两不相帮,也是一种态度。
既然默认现状,那么就是认可李建成做太子的,李孝基这种秦王党自然不会给唐俭好脸色看。
然而两人偏偏被安排在一个大营中任主将和副将。唐俭作为副将,这种军队调度的大事本该有发言和决策权的,没想到秦王的通知来了,他才知道该出兵了。
看见领兵而来的毛头小子柴绍,再回想起一个时辰之前,李世民秘密派人给他传的口信,李孝基促狭一笑。
“大帅军令,要我等会同南面的独孤尚书和于总管。明日辰时,从南北两面夹击夏县。不知二位,有何想法啊”,李孝基手里握着令箭,抚弄着,看向唐俭和柴绍两人问道。
“李将军,军帅既令末将前来,明日攻城,末将当为先锋”,一身盔甲的柴绍上前一步,主动请缨。作为世代将门柴家的袭爵国公,柴绍自幼习武,身手过人。如今他初登战场,自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想要好好表现一番,
最好,能立下头功,回去请圣上赐婚。
“哦,柴将军千金之躯,竟要去冲锋陷阵?”,李孝基身为大唐亲王,对于柴绍这个霍国公还是有所耳闻的。虽然他们这一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