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阳阳那样,亲爹是皇帝,她也坚决不认。
虽然觉得那皇帝办事太不靠谱了点,着急忙慌的赶紧当众认儿子的心态,她还能理解,可他嘴那么快,又当众揭穿她儿子不是亲儿子的事情做甚。
不过李常欣的这番态度,让陈凤琪颇感欣慰,这能证明,她过去的教育,还是颇有成效的,在这个极其重视血缘关系的大环境中,她能不受影响,没有执着于那点血缘,而是理智的分析出这些接近真相的内容。
接着看后面的内容,陈凤琪就不高兴了,京中那些人想要拉拢安常煦,却因安常煦不是要去上朝,就需进宫接受康平帝的加急培训,大多时候都找不到人,就想从李常欣这里下手。
轮着以各种理由举办各种聚会,给李常欣下帖子,基本还都是些在京中极有头脸的人家,怕给阳阳惹来麻烦,她还不能拒绝。
虽有邵丞相家的大孙女从旁带着,悉心指点她,也经常会因言语或是行为失当而受到别人的嘲笑,那些人都两面三刀得很,让她很生气,可是明明是那些人不对,到头来,就因为她脸色不好,那些人就认为都是她的错。
阳阳虽然出席那种聚会的时间少,但他不管是在参加一些聚会,还是上朝的时候,都会被特意针对。
京城里的那些人总是以考较的态度,特意问他,然后当众指出他的经验不足、思虑不周全等问题。
阳阳爱面子,在外面遇上的事,回来都不跟她说,天天都很努力的看书学习,过得十分辛苦,她还是听消息比较灵通的邵家姐姐提起,才知道原因。
总之就是,她本来已经计划要在近期回高台县,可是知道阳阳在京城中的处境后,就不放心将他一个人留在京中,就希望家里人也能上京,也给那些人设鸿门宴,让他们也尝尝被人轻视和针对的滋味。
愤愤不平的语气中,透着满满的小孩气,措辞与吐槽,都是李常欣一贯的风格,记陈凤琪看着既觉生气,又有些怀疑,毕竟她很了解安常煦一直以来喜欢借李常欣达成目标的伎俩。
可是不管怎样,陈凤琪知道,李常欣在信中提及的那些人与事,肯定不会是胡编乱造,若不是真正经历过,以她与安常煦此前的阅历与生活环境,注定了他们想编都没有素材可以借鉴。
人类的感情,从来都是这世上最复杂,也最不可控的因素,所以理智告诉陈凤琪,以她的性格,实在不愿去京城趟浑水,可是不知道也就算了,真正知道京中具体是个什么环境后,她就很难再无动于衷。
将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