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第2/4页)
黄柏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甥的亲事顺利得不用让他的父母操半点心,她儿子却感情受挫,这运气,也真是没谁了。
朱秀雅温声劝慰道,“小舅母不必忧心,都说好事多磨,等我们弄清楚这里面的具体原因后,再看看该怎么办合适,有我们可以出面,肯定要比他们两个大小伙子方便。”
说话间,马车已将他们送到秀林坊外,李氏拿出地址看了看胡同口的门牌。
“秀林坊十一巷,应该就是这里,一零五号院,应该在这个巷道里面,这马车方便进去吗?”
李氏的话音刚落,就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响起。
“方便进,进去后,想要出来的时候,只需进院掉个头就行,老身刚才好像听到你们提起一零五号院,你们可是小何、小左的家中人?”
听到声音的李氏转身,就看到一个身衣着朴素的老妇人,带着一名中年妇人拎着装满菜的篮子站在一旁,跟她们解释巷子里的情况。
想到儿子在信中提及的那些人中,提得最多的就是对他们照顾有加的隔壁邻居,洛氏赶紧笑着福身道。
“是的,妾身是左书意的母亲左洛氏,这位是我大嫂左李氏,婶子可是住在隔壁的沈家婶子?”
沈老太太与吴水芹也赶紧福身还礼,笑着点头道,“是的,这是老身家侄女柳吴氏,你们大老远的过来,肯定是为了小何的亲事吧,这一路辛苦了,快回家中歇歇,小何他们在老身家里放的有备用钥匙。”
李氏也福了一礼道,“常在外甥与侄儿的信中听到他们提起婶子一家,说是贵府对他们多有照顾,宛如亲生,让我们这些做长辈地,都对婶子一家都感激不尽。”
沈老太太朗声笑道,“别客气、别客气,是你们会教,将两个孩子都教得知书达理,热心助人,总念别人的好,真要说起来,他们兄弟可没少帮我家忙。”
双方相互认识并寒暄过后,一起带着三辆马车走进巷子中,吴水芹先一步回家拿来钥匙,给左家与何家人开门。
有沈老太太和吴水芹帮忙从旁介绍,左家与何家来的十来人,很快就已弄清楚小院里环境与房屋配置。
从沈家人口中得知,何昌逸的亲事已由礼部尚书亲自出面,走完了提亲、定亲的流程,只差一个成亲后,两家人都感到非常意外。
虽然他们也已知道瑞王在出海前,特意写信给当今圣上,将小儿子的亲事托付给对方。
但是在他们看来,这个托付,也就是请对方帮何昌逸指婚,这在先帝朝时,是一种很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