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好好走路(2 / 2)

侠行水浒 毅铭情 2327 字 9个月前

“嗯!”朱链重重应声。

赵不凡和朱琏快马加鞭赶赴江南的时候,方腊率领的明教兵马已经难以支撑,尽管人数加起来仍有二十余万,但精锐没剩多少,大多是些跟随的百姓,战力大幅下降。

宗泽和李纲为避免无意义的伤亡,多次劝说方腊献降,但没有成功,而后两人便放弃追缴四散的叛军,转而集中兵力进击方腊麾下的主力,最终把方腊逼回明教总坛所在的青溪,围而不攻,日日劝说。

恰巧在此时,赵不凡顺利赶至前线大营,待简短宣完圣旨,他便把宗泽和李纲单独叫到中军大帐。

“两位大人,如今的明教大势已去,朝廷的安抚策略也算颇为丰厚,方腊为何还是不肯投降?”

秉性刚直的宗泽似乎憋了不少火气,老脸的皱纹挤成一团:“王爷!如此局面皆是朱勔在江南胡作非为带来的恶果,方腊也好,跟随叛乱的百姓也好,全都不相信我们的话,认为我们在招降他们之后会进行屠戮……这一带的百姓已经彻底失去对朝廷的信任!”

赵不凡眉头微皱,转而盯着身前桌案上的地图。“此刻进攻有几层胜算?”

“十层!”坐在左侧的李纲沉声回应。“不过属下与宗大人都不主张强攻,眼下青溪城里的十来万叛军有九万是普通百姓,强攻就是屠戮,带来的是九万户家庭对朝廷的愤恨,枉死在这场叛乱里的人已经太多,希望王爷能体谅。”

赵不凡抬头环顾两人:“你们不要误会,我没有要你们强攻的意思,我的想法与你们一致,百姓是国之根本,但这场战事必须尽快结束,主力兵马要在三月之内赶至北疆集结。”

相对而坐的宗泽和李纲互视一眼,眼神极为疑惑。

宗泽迟疑着问:“王爷的意思是……梁山军主力要返回北疆,亦或是全部兵马?”

“全部的兵马。”赵不凡严肃道:“梁山军、折家军和目前这批西军将士全都要赶赴北疆集结。”

“为何?”李纲满眼迷惑。

“宋金缔结海上之盟,约定明年春合力攻打辽国,朝廷已经在筹备北伐事务,而我也已经调任枢密副使,全权统筹北伐事宜……此刻已经是八月末,若大军不能在三月之内赶赴北疆集结,我怎么进行战略布署?将士们在北疆得不到充分修整和适应又怎么北伐?”

“北伐?”宗泽惊呼一声,急得起身质问:“王爷!这是什么糊涂想法,金国崛起,势如破竹,辽国尚且无法抵挡,我们又怎么能帮着金国灭辽,若辽国灭亡,金国岂不侵宋?”

宗泽当真是一个暴脾气,六十多岁的人说话都不作权衡,难怪得罪那么多人。

赵不凡倒不介意这位大忠臣的直言,只是不认同对方的想法,他正视着宗泽的眼睛反问:“是不是我们不参与攻打辽国,金国在灭辽之后就不会南侵?北疆的事,我非常了解,而我是支持北伐的,唯有夺回幽云十六州才有据险以守的条件,长城是前人留下的天堑,为什么不夺回?”

“王爷……”

宗泽立刻就要辩驳,但赵不凡冷静地摆手。

“此事不用再讨论,圣旨已经下达,调度已经开始,谁都无法改变,目前应该做的是尽快结束江南战事……你们即刻就派人到城外传信,告诉明教叛军我想单独与方腊谈谈,地点就在城外的开阔地,双方都不带兵马,只允许方腊带五名侍卫。”

宗泽再度被惊到:“王爷怎能亲自犯险,即便要去也是属下。”

“行了!”赵不凡徐徐站起身来,以不容置疑地语气道:“这不是商议,而是命令,我也不是第一次打仗,该怎么做自有分寸,你们提前派人去安放一张桌子,然后摆上一壶美酒便好……我先去休息片刻,方腊若答应就立刻通知我,对了,务必告诉他,如今是北疆的赵不凡要见他……他会来的。”

赵不凡径自走出大帐,只留宗泽和李纲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