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无比佩服先辈的艰苦奋斗精神(1 / 2)

她觉得这小姑娘可真会说话,让她心情都好了不少,于是原本板着的脸上也带了一丝笑意。

回答道:“棉花啊,那你可来巧了,我们供销社最近刚好到了一批棉花,一块零一毛钱一斤。

你把钱和票给我,我就叫人给你取,四斤半是吧,装东西的家伙事儿拿了吗?”

“拿了,这么多背篓呢。”唐乐乐身后的杨梅花终于插上一句话。

这些背篓之前拿来装过鱼,昨儿晚上她特意把几个都给洗的干干净净,然后晾着,就是为了今天拿来装棉花呢。

唐乐乐也赶忙数了四块多的钱和棉花票给售货员。

于是她们成功买到了四斤半的棉花,整整装了两个背篓。

接下来买东西就刹不住车了,唐乐乐又花了一块钱和两张肥皂票买了两块单价5毛钱的肥皂。

问了问其他东西的价格,发现火柴5分钱一盒,大多的布7毛钱一尺,豆油4毛一两,最普通的那种硬糖要一块五一斤,还卖得没剩几斤了。

唐乐乐看了看不远处另一个柜台的案台上还有三四斤卖剩下的猪肉,问了问要4毛一斤,瘦肉多,肥肉少。

于是她又买了一盒火柴,三尺藏青色的布,四两豆油,一斤硬糖,还叫旁边另一个售货员给她割了两斤猪肉,又花了七块多钱。

卖棉花的女售货员见此,特意多瞧了唐乐乐一眼,毕竟能一次性买这么多东西的人不多啊,这买东西的钱都要抵上她半个多月的工资了。

别的人要不没钱,要不没票,要不就是供销社没货。

像唐乐乐这种棉花票,肉票,糖票,布票,肥皂票都齐全,钱还多的人确实是少。

而且买东西的都是大人,哪里见过这么小的孩子怀揣巨款来买的。

唐乐乐之前卖鱼的时候,粮票收的多一点,别的票都少,是因为国家粮食产量不高。

每个月对工人的粮食供应是定量的,粮食供不应求,城里人有票都很难买到粮食,所以有的人会剩下一点粮票,干脆拿来抵钱买鱼了。

而别的票比如肥皂票,工业票,油票等等,只有那种家里有富余票的,才会舍得拿来买鱼。

这些票都挺珍贵的,所以唐乐乐在别人用这些票换鱼的时候会给人家多抵一些钱。

就比如现在,要不是她们来得早,就连最后几斤肉都买不到了,而粮食基本已经卖完了,就还剩几斤玉米面和荞麦面了。

看着身后长长的等待买东西的队伍,唐乐乐不想做太绝,只买了一斤玉米面就停手了,花了两毛五加一斤粮票。

农村人很少买粮,因为他们既没钱也没票,票是给城里人发的,他们想得到就只能靠私人途径。

粮食产量不高,又要交公粮,还要卖一定份额的粮食给国家,最后留下自已吃的粮食也不会太多,农民也是经常吃不饱的。

卖粮的钱不多,却基本算农民一年的所有收入,所以农民生活也很不容易。

唐乐乐想着,供销社买不到粮食,回去就只能跟愿意借给她粮食的人家买粮了,得给人家粮票,还要以高出市价的价格买,还不能买太多以免影响别人的吃饭问题,才不算亏心。

唐乐乐最后突然想起来要买蜡烛,毕竟没有电灯的时候,要不然点蜡烛,要不然点煤油灯。

老杨家每天天一黑就睡觉,就是为了省那点儿煤油。

于是问了问有没有蜡烛,结果售货员说要一张工业票才能买,而且蜡烛一块三一小捆,才5根。

唐乐乐还是买了一捆。售货员又震惊于唐乐乐竟然有工业票,对她态度越发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