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乐乐之前在某红书上学的菜式不少。
加上空间也有一些菜谱,以前闲得无聊的时候还自已烤过蛋糕,蒸过馒头,卤过鸡脚,做过饮料。
所以她一点儿都不虚。
她走到四周都是烟熏痕迹的厨房,先洗锅,然后从空间拿出米,开始淘米,准备加水直接煮饭。
家里就剩一口大铁锅,只能用这个锅做。
所以唐乐乐把锅洗好之后就直接下米了。
她有点儿生疏地把灶烧起来,还得时刻注意火不能烧太大。
否则饭还没烧熟就先糊了。
又从空间拿出面粉、不锈钢盆,放上点儿酵母开始和面。
和面有技巧,水和面粉比例要恰到好处,水不能过多。
最好做到‘面光,盆儿光,手光’的原则,即面团不粘手也不粘盆,揉出来是光滑的一团。
面团和好后看起来充满弹性,白白净净十分漂亮。
唐乐乐将装面团的不锈钢盆放到灶台上,因为灶台周围比较温暖,刚好足够发酵。
40多分钟之后,第一锅大米饭就出炉了。
煮得还不错,虽然有锅巴,操作也不如电饭锅那么方便,但吃起来挺香的。
唐乐乐又把发酵好的面粉揉了揉,搓成长条,切成一个个剂子,再揉成馒头的形状。
用的刀是直接从空间拿的。
菜板是原来剩的,看起来像是一个树桩子的横截面。
山上树多,也没人稀罕抢这菜板儿,唐乐乐看还能用,就不准备重新从空间拿一个了。
三下五除二,直接用一个新盆把饭盛起来,拿出蒸馒头的蒸隔,往上铺一层纱布。
再把铁锅加上水,把馒头摆在隔板上就开始蒸。
蒸馒头的同时,唐乐乐把饭舀在一个个纸碗里。
纸碗是收购的大超市里卖的。
这时唐乐乐开始庆幸自已后来又买了一个大型超市的货。
因为很多小东西她都没想到要买,要是没有,现在就会十分不方便。
二十多分钟后,馒头也蒸好了,唐乐乐把一大盆馒头放进空间。
连续如此操作数次,唐乐乐直接蒸出了五大盆白面馒头。
个顶个儿的暄软蓬松,个顶个儿的比成年男子的拳头还大。
满满当当的成果使她无比有成就感!
翌日,唐乐乐又开始蒸馒头。
这次蒸的是三合面的馒头,用了玉米面,高粱面,白面一起揉。
因为玉米面和高粱面颗粒比较粗糙,所以发酵的时间变久了许多。
唐乐乐本来想着要把馒头做得更粗糙的,可她没有荞麦面。
这个年代的黑面馒头一般是用高粱面或者荞麦面做的。
而荞麦面看起来比高粱面更黑。
总之二者口感都不咋好。
不过没有就没有吧,将就着用呗,还能咋地。
要是这里的人知道唐乐乐的想法,定要狠狠啐她一口。
这白面掺着玉米面高粱面做的馒头都算凑合?
咋不上天呢!
毕竟好些人连最粗糙的玉米面和高粱面都吃不起。
甚至会往所谓的黑面馒头里掺大量的野菜碎和糠皮、麸皮。
不太了解人间疾苦的唐乐乐将看起来有点儿黑的面粉一盆盆的发酵,一锅锅的蒸。
想了想,还往里头切了一些土豆丁和萝卜丁进去。
又蒸出了六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