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姜小沫惹祸上 (第5/12页)
天下霸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睚眦必报,虽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去书场捣乱,背地里他可没少骂黑街。当着一众听书的面,崔道爷还得故作淡定:“依我看蔡老板哪是刨我的底啊,人家分明是替我扬蔓儿,正所谓‘抬杠长能耐,砸挂闯名头,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这才是江湖上的买卖道儿。等说完这本《窦占龙憋宝:九死十三灾》,我非得拎几包桂顺斋的点心看看他去不可。二两的棉花——我跟他单谈!眼下咱先说书吧,不能让大伙白等不是?您看有人问了,‘窦爷一个外来的老客,骑着黑驴走南闯北到处跑,并不是咱九河下梢的人,怎么会是天津卫四大奇人之一呢’?若问此事,书中自有交代,您甭着急,贫道我一定掰开揉碎给您说透了。但是书要一句一句讲,也要一句一句听,所以有句行话,真正会听书的内行人都知道——‘先紧后松,有始无终;先松后紧,越说越稳’。欲知窦占龙如何去口北收拾锁家门和八大皇商,又如何勾取天灵地宝、惊动了外道天魔,咱还是得从‘姜小沫惹祸’开始讲!”
说打明成祖设卫筑城以来,九河下梢漕运发达,京畿要冲百业繁荣,在这个一等一的大码头上,吃开口饭的艺人扎堆儿。前清那阵子,天津城中有个姓姜的艺人,出身贫苦,为了有口饭吃,被家里送到外边学艺。东拼西凑拆兑了几个钱,在小饭铺里摆了一桌炒菜面,当着门里一众叔叔大爷的面儿,给师父磕了三个响头,自此算是有门有户,钻到翅膀子底下了。什么人吃什么饭,他自幼聪颖好学,一教就会、一点就通,那真是“有眼儿的就能吹、有弦儿的就能拉、有点儿的就能打、有调儿的就能唱”,尤其擅长老鸳鸯调,《十朵花》唱得最拿手,一字九啭、韵味十足。十五岁登台献艺一炮而红,取了个艺名叫“姜十五”,论玩意儿绝对是一等一,而且极好交朋友,扇子面儿似的广结善缘,尽管没什么太有身份、太上品位的,可杂耍曲艺这一行的很多前辈都要买他一个面子。以前的艺人们,不可能常年守着一个地方,免得观众看腻了,必须经常挪动。去到天津城周围十里八乡的容易,背着弦子走村串店,一个人自弹自唱也能挣下钱来。如果说去得远了,通常会搭一个班子,由牵头的出面邀角,京韵、梅花、坠子、八角鼓、快书、戏法儿等等凑齐一台节目,提前讲好如何分账,这叫先小人后君子,免得将来矫情。一行人乘船坐车,在外地跑上三两个月。挣着钱了皆大欢喜,也有败走麦城的,一个大子儿落不下,空着手回来,只好自认倒霉。
由于生活所迫,姜十五也得出去跑江湖,不过老鸳鸯调出自市井,要用本地方言来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