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9章
幽州节度使向袁天罡认错,告诉他是因为他幽州节度使管教不严,这才让他的义子如此混账,这都是他自己的无用,恳请袁天罡原谅。
不久后,张九龄已经完成了李隆基派下来的一系列改革任务,这些改革措施正在一步步慢慢落实。
这首先第一步,自然就是大力发展特务机构制度,而大唐先前的类似特务机构的就是不良人队伍,所以李隆基决定在这支队伍的基础上发展。
因为毕竟原来不良人队伍人数并不是很多,所以现在李隆基到处招募人才,广纳士兵。
他打算以后,把这支队伍搞差不多有二十几万人,这比大唐军队数量多,都无所谓,毕竟这支特务机构是听从李隆基的指令的。
然后,这第二步呢,就是设立军机处,这个制度落实下来之后,很多的军国大事,就不再由朝廷处理,直接交到皇帝的手中。
这样就杜绝朝廷出现类似“李林甫”这样子的贪污受贿的官员。朝廷的治理就会变得非常方便,也不用担心官员们结党营私了。
而这个第三步,裁撤藩镇,就进行的比较缓慢,毕竟这个藩镇制度是从前面传下来的。
如果现在一下子就全部撤销,那只怕有些藩镇将军会急眼,直接联合起来反抗大唐的安排。
所以这个第三步要循序渐进,慢慢来,这样才能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中完成这个改革,并且也不会引起那些将军的不满。
当然,现在李隆基的权威还在,所以说那些藩镇还是比较听从李隆基的指挥的,目前这个制度的实施,并没有引起什么较大的反对。
而李隆基这一段时间的动作,也被大臣和百姓们看在眼里,他如此圣明,这也让天下的百姓,朝廷忠臣们开心了。
他们都觉得,现在的陛下已经不似几天前那个比虎还毒的皇帝,而是恢复了原来的圣明,他们对陛下可是越来越信服了。
李隆基就这样日复一天年复一年的认真处理着大唐的政务,在每天的处理中,他果然发现了大唐确实存在许多的不少的问题。
李隆基心想,还好提前请教了楚老师,不然大唐确实是挺麻烦的,就算他再怎么处理,可能都不会有现在的大唐那么好。
可是,李隆基现在心里仍然存在着一个心结,他自己还是无法解决掉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在安史之乱之后,自己就直接成为了太上皇,这可非常的让他不爽。
虽然说,在安史之乱里,他的儿子李亨平定了这次的叛乱,但是他平定的时候也犯了不少的错误啊!
不然大唐的安史之乱早就被平定了,也不会拖几年了,所以说,这个皇位,直接就给了李亨,李隆基的内心还是有一点不爽的。
而且,他也很好奇,就是自己成为了太上皇之后,就这样一直孤单到死吗?毕竟“他”最喜欢的杨玉环已经被赐死了。
那这样自己也太难受了吧!不行不行,我得去问问,我得看看我最后的结局到底有多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