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拙不冷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启光也就三十多岁,据他自我介绍是省报的编辑,王笠纶也没有怀疑过他的身份,毕竟这个时候没有网络,电话都没有到乡镇,全凭一张介绍信。
这个时期伪造介绍信甚至各种批文的也有不少,但应该没人会伪造介绍信,跑到这种穷乡僻壤来,关键也捞不到一点好处。
“原来笠纶你是知青留下的啊,倒是也听说你们县的周书记为了留下一些有知识的年轻干部,给了一批指标,可听说效果不好,没多少人留下,你怎么选择留下了?”杨启光很快和王笠纶就熟络起来,加上王笠纶谈吐也不俗,他也表现出对王笠纶的欣赏。
王笠纶自然又把那番冠冕堂皇,但确实很有觉悟的话说了出来,更是让杨启光连连称赞。
“咱们河西虽然历史悠久,但近代开始发展缓慢,要是有多一些你这样,有知识的年轻干部,或许将来还能重现辉煌。”杨启光身上有标准的文人气质,而他又是来自省报,自然格局还是有的,就算真的只是个编辑,着眼的也是整个省。
河西省历史上确实辉煌过,其名就是来自着名的河西走廊,尤其在汉唐两代,这长达一千公里的狭长地带上,拥有着璀璨的文化和发达的商贸。
只是近代海运兴起,内陆地区逐渐失去了发展机会,河西渐渐贫困落后,甚至落后与贫穷成为许多人对这里固有的印象。
“河西要发展还是有些困难的,一来大的趋势对西北内陆确实不利,二来自然资源的限制也很明显,或许只有发展特色经济一条路。”王笠纶只当是和杨启光闲聊,也就想到什么说什么。
现在大趋势都是发展沿海都市,不仅是国内如此,纵观世界也基本如此。加上河西确实没有什么重要资源,比如煤炭石油这些,所以王笠纶说的也是实情。
杨启光也认同王笠纶的说法,聊着聊着两人甚至有种引为知己的感觉。
“可惜这里没酒,不然真想和笠纶彻夜畅谈,什么时候来省城,我请客咱们好好喝一顿。”杨启光这天晚上也是和王笠纶住一起的,他明天就要回去,这一夜却是越聊越兴奋。
这其实也是王笠纶重生后第一次和人聊这么多政治话题,上一世他一辈子都在做生意搞钱,也没有这样的经历。
“杨哥你等我一下,何必等下次,今晚我就与杨哥来个秉烛夜话。”王笠纶也来了兴致,一边说一边起身朝屋外走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时已经是五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