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没有选项的抉择(2 / 2)

犹有春日 见西岭 3709 字 8个月前

江倚青的面色疲倦,眼底是细微德红血丝。

他们进到办公室里说话。

宋明德抽出一张报告单搁在桌子上,他工作十余年,早已看惯了生离死别,共情是医护人员的大忌,他的语气平淡如水,像是在随口说什么平淡的事情:“这个结果好也不好,说好,是因为只是中期胃癌,治疗难度和存活率要更高一些,不好是因为你母亲曾经移植过肾脏,有些治疗方式无法适用,搞不好对肾也产生排异……”

江倚青仿佛被重击了一拳,登时头晕目眩。脑海里只有深深的绝望。

她的神情是真真切切的悲凉,张了张口,许久才说出话来:“那……我妈她……还有多久时间?”

宋明德瞧着她哀戚的神色,竟对眼前这个女人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同情,他将语气放缓一些:“存活期有一到三年,但这个也要看手术和靶向药治疗效果,病人的求生欲望也非常关键,让她保持好心情,别受刺激,你也不要太灰心,有很多效果不错的进口药,准备好钱,积极治疗。”

她去病房看母亲,意料之外的,许铭竟也在。

瞧见江倚青,他束手束脚的躲在一旁,摸着脑袋憨憨德笑了几声:“我爸来医院体检,顺便过来看看阿姨。”

宋慈在一旁不悦:“瞧你给人吓得。”

瞧了瞧她,又问:“怎么没回家休息,这么早就来了,脸色看起来不太好,要不让人许铭送你回去?”

江倚青婉拒了这个建议,替宋慈到热水房打了一壶开水,一步一步仿佛脚上绑着沙袋,沉重的迈不开步子。

回去时许铭恰巧从病房出来,欲言又止地看着她。

江倚青只说:“谢谢你来看我妈。”

从医院出来,天仍旧是蔚蓝色的。

她迈着步子,却不知道要去哪,命运像是汹涌澎湃的浪潮,将这个家庭拍碎了,她只得机械顺着浪潮摇摆不定,风浪把她带到哪,就算哪里,的往公交站走。

她低头看着格子地砖,仿佛那是一道道禁锢一般,将每个人的人生都圈了起来。

恍惚中她听到了温璃声音。

搬离翠屏街的那天,街道邻居都在心疼可怜那个被无辜殃及的老人,

39、没有选项的抉择()

从前亲穆,却没有人为她们一家送行。

医学院的导师惜才,也赶来做最后的挽留。

她看着巷子口高大的银杏树,满怀歉意的冲着那扇紧闭的雕花大门深鞠一躬。

那一刻里,她在想什么。

她的人生,从此便由不得她进行选择了。

她首先姓江,其次才是江倚青。

如今这种无力感却再度袭来。

开学在即,江垂云在城东的一家补习机构当了两个月的补习老师,离家里远,便住在那。

姐弟两人在客厅里说话。

“妈呢,胃溃疡要住这么久的院?”江垂云收拾完自己的行李,正拿着鸡毛掸子轻扫灰尘,瞧着母亲空荡荡的卧房,疑惑的问。

江倚青捏着身边的白色布包,神情怅惘:“没事,医生说让妈修养一阵子,就多住了几天。

“入学也快了吧?”

江垂云点点头:“嗯,二十四号走。”

她知道弟弟的脾性,和自己如出一辙,要是知道了这遭事,一定会放弃学业陪在妈妈身边。

江倚青看着立在墙边的行李箱,踌躇许久,终于开口:“北方天气冷,多带些厚衣服。”

“嗯。”

江倚青收敛神色,去厨房煮面:“下午咱们一齐去趟医院,咱妈病着,你好好上学,家里有我顾着,你别担心。”

江垂云轻轻喊她:“姐。”

自家姐姐从小便不让家里操心,成绩向来优异,周遭人提着江家这个女儿,都是赞不绝口,后来爸爸成了植物人,妈妈也在医院里病着,她硬是一人顾着三头,白天在医院伺候,晚上回来给他做饭,进进出出的维持着这个破碎的家。

江垂云看着姐姐的背影,心底里说不出来的难过和心疼。

“我一定好好上学。”

下午三点多,天气明媚,医院的白墙上投射这窗子的隔栅,茂密的树丛里传出蝉鸣阵阵。

江倚青带着江垂云穿过长长的走廊,她不喜欢医院的消毒水味和冰冷的空气,裹了一件薄衫,身影单薄的走在前头。

宋医生瞧见了她,远远的跟她打了个招呼。

宋慈吃过药,困乏的不行,靠在床上睡着了。

江垂云坐在一旁静静陪着母亲。

江倚青关上门,在楼道里跟宋医生说话。

“我妈这病,能先帮我瞒一下吗,一下子告诉她,总归是有落差的,慢慢接受的好。”

宋医生应了声,隔着门上的窗子看了看里头:“那是?”

江倚青说:“自家小弟,刚考上大学。”

宋医生语气低了些:“也瞒着他?”

江倚青点点头。

他不是遇到过要求隐瞒病情的家属,但像这样选择一人硬抗的还是头一遭,他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条:“之前买过进口药的病友,提前联系联系吧。”

江倚青接过细细看了看,折好收进包里,诚心实意道:“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