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2 / 2)

但是因为下的太快,黄河九段在快棋赛有优势,但是在大多数世界大赛等慢棋赛场上经常因为下的太快而出勺子(下棋失误的一种说法)。

先捞后洗,只要对方中盘出现失误,自己果断抓住,未必没有赢的机会。

看着早已摆好的棋盘,黄河九段从棋罐抓出一把棋子。

应杰单捡了一颗黑子放在棋盘。

单数。

应杰执黑,黄河九段执白。

黑棋,三之四,小目。

白棋右下角星位。

黄河九段明显是有备而来,布局阶段下的很快,在棋盘的一边布下了中国流的阵势。

对于“中国流”布局,棋迷大多认为是中国棋手所创才有此名,但其实实际上中国流其实是日本的安永一最先下出来的。

60年代时中国棋手访日,某一轮比赛中,执黑全部采用了这种布局,因此得名。而由于当时陈祖德是中国棋手的代表,所以有人认为是他所创。但其实是日本的安永一最先下出来的,他没陈祖德有名所以此事不为人知。

1965年中国围棋代表团访日期间,陈祖德在实战中一鸣惊人地推出了他集大成的“中国流布局”,取得巨大反响。

以星小目的配合为基础,以小目为最主要发展方向(不以星位为主要发展方向),迅速向边上扩展地盘。

不但重视布局速度,而且最主要的特点是兼顾实地与外势。当对方不得不通过攻击来取得主动。

当然,在ai时代,这种布局也被找出了弱点,在职业赛场基本上很难见到了。

而黄河九段这盘棋摆出中国流的阵势。

是吸引我主动进攻吗?

应杰看着摆出中国的正式的黄河九段心里默默想着。

我知道你想看什么。

那就如你所愿!

黑棋第七手,点三三。

来了。

黄河九段看着应杰的手段微扇着手中的扇子,自己看了应杰对齐振熙的对局,被认为开局越早下越亏的点三三,却让那一局棋从开局糜烂到中盘。

这几天黄河九段也在苦思冥想这部分的变化,但也没有想出太多来,不过对于上一局齐振熙的亏损,黄河九段倒是有了一些经验。

白棋第八手,挡。

看到黄河九段的应对,应杰点了点头。

对应点三三正确的一手,除了挡以外,其他都是亏损的下法。

不过,这也是早就有的下法了,点三三真正的改变,在于后续!

黑棋第九手,长!

黄河九段微微皱眉,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这个定式自己会获得很厚的外势,对方在后续很难占到便宜。

是像上次一样,有什么新的变化吗?

黄河九段略微思索。

十五之三,扳。

应杰没有丝毫犹豫,点三三在ai时代简直就是融入了每一个骑手的血液里。

十五之二,扳。

白棋长,黑棋长,白棋再长。

在黄河九段印象里面,这个定式后续的变化是扳粘交换,这样一来,应杰固然得到了一个角,但是并不大,而自己的外势却坚如盘石。

这样亏损的下法,对方会下吗?

当然不会!

黑棋,长!

没有走扳粘的交换,而是又长了一步吗?

不能让黑棋出头。

黄河九段迅速反应,跟着长了一步。

不愧是职业九段,虽然没有见过这个局部,但是还是下出了正确的应对。

那接下来呢?

第十七手,点。

这是ai后续近乎必然的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