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2 / 2)

“谁还在乎这个比赛?无非是他2比0对手,还能有什么意外吗?

排名前三十的九段都被这个大魔王通关完了,一个二段想翻出水花太难了。”

“应杰还可以连续参加三四届呢,这个新人王比赛基本上能算他提款机了,每年固定收入啊。”

“小了,格局小了。”

“要是等到他到世界赛场上,注意力的比赛全部都放在世界大赛上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肯定要把有限的精力放在重要的比赛上。

到时候光每年的世界大赛都忙不过来,再加上各种邀请赛,全国性的比赛应杰都不一定能每样都参加。

还提款机,这种新人比赛送到人家面前,人家都未必能看一眼。”

“啧,真想看看这些天才脑子到底怎么长的?里面是不是装上显卡了?”

“切,装显卡有什么用?

围棋可是计算机都攻破不了的领域,跟隔壁象棋可不一样。”

作为围棋相关的从业人士。

在ai时代没有出现之前,针对其他棋类运动都有一定的优越感。

毕竟你看看你,小小一个ai就把你的游戏攻破了,完全沦为了ai的玩具。

我就不一样了,变化无穷,ai用穷举法根本算不清楚。

我行,你不行,这就是优越感。

“到年底没有比赛,新闻都少了。

编辑说想邀请应杰写一个自战解说的,陆力九段或者是光胤九段的对局都行,稿费好像给了不少。”

“废话!人家那种天才思路,就值这个钱。哪里像我们,写出来一堆灌水废话。

你认为人家走了一步废棋,人家解说之后,你才会发现是妙手,不说你根本算都算不出来。”

“不过,下一期杂志也没什么内容,要把原来的一些老对局、新闻轶事翻出来水一水吗?”

“翻个毛线,一个新人王战决赛,一个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就够我们一本杂志用的了。”

“说起来,去年世界业余赛冠军是扶桑人吧?”

“一个业余比赛冠军,有什么好看的?反正无非就是中日韩大战,欧美有些业余天王还不如咱们业5。”

“据说今年日韩不少院生还参加了,北斗杯撤掉之后,中日韩三国新人都没什么交流的比赛了。”

“交流个毛线,扶桑韩国几年都蹦不出一个新人来,鬼愿意被我们打脸啊,撤掉比赛太正常了。

我都担心咱们这个未来的领军人物,后面赢的太多,把人家比赛都给赢停赛了。

那就乐子大了。”

“不至于吧?”

“切,已经有明确的消息说,扶桑的富士通杯办最后一届了,明年办完结束,不办了。

扶桑最后一个世界大赛也没了,韩国的bc杯也准备停办。

就看咱们这边的老板,愿不愿意办比赛了。”

“就算没有应杰,就这两年不断涌出的新人,范若钰、何足道、肖笑,90年左右的时铭志、顾少伤、夏花他们几个。

拼人才,日韩加起来拿头也比不过我们。

当人才井喷到一定程度,一定会有一个人一枝独秀统一乱世。

本来以为会是时铭志,现在看起来是横空出世的应杰。

我记得有个体育报纸的记者,在观棋室写稿子的时候都写哭了。”

“要是明年应杰赢了高永夏,我也哭。太不容易了。”

过去的中国棋坛先是被扶桑压着打,擂台赛人家甚至要选对手怕把你打破防。

好不容易逆袭了之后,结果韩流又来势汹汹。

到了如今,终于有了翻身的机会。

井喷的人才加上举世无双的领头人。

所有人都知道,华流,要来了。

中国棋坛终于能摆脱万年老二的称呼,这些这么多年一直从事围棋工作的编辑,又怎么能不高兴?

有一个女孩叫大壮

“今年规模可真是大,几十个国家地区,五百一十二名选手参赛。”

布谷云看着名单啧啧称奇。

这种规模的大赛,还是国际赛事,确实可以说极其少见。

一般国际赛事到了本赛,最多也就六十四人。

几十个国家五百多人,就围棋比赛来说,规模可以说是空前了。

肖笑作为裁判也拿到了今年的参赛名单:“明年举办亚运会,中国今年承办这个比赛,无非就是给其他国家一个热身和刷简历的机会。”

虽然说亚运会围棋项目不少国家参加,但是把中日韩刨掉这以外,其他国家地区能凑出来的职业选手一只手说不定都能数的出来。

而且很多国家想要参加亚运会,但是还缺乏主要赛事成绩,向本地区奥委会申请参赛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