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没提明日能不能上朝,直接就是告诉你,明日必须上朝,而且这两天没做完的工作,明天要全部完成,不能拖沓。
是以第二天,詹徽也只能老老实实上朝去了。
朱元璋听着外面将士们的咆哮声,笑呵呵的说道:“咱这大孙呀,类咱,在这练兵方面的天赋,倒还是挺不错的,大伙听听,这十足的精气神,若是有敌军在,怕不是要吓得肝胆俱裂。”
说完后,对着詹徽摆摆手,让其坐回去。
对于詹徽刚才的表现,朱元璋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凡有什么人夸大孙,朱元璋感觉比夸自己都要开心。
眼睛都笑着眯了起来。
“长孙殿下文韬武略,虽未带兵打仗过,但就这练兵的能力,臣观整个大明,不,臣观古往今来,都未曾听说过有如此本领之人。”
“这般练出来的将士在战场上,怕不是能以一敌十,往常臣看史书之中以少胜多,总感觉有些不真实,如今看来,是臣孤陋寡闻了。”
詹徽的话,让在场的其他几位尚书,还有一同在此的大学士们,不要侧目。
好个老小子,真就打蛇随棍上了。
难怪为陛下跟前的大红人,就这拍龙屁的功夫,谁能比得了。
果然,朱元璋笑得更加开心了,道:“咱大孙这练兵确实不错,比咱都要来得厉害些,若是当初战乱的时候,咱能有大孙这练兵的法子。”
“怕是咱大明,至少得提前五年建国,也省得百姓将士们,少吃很多苦头。”
朱元璋说着说着,颇有些感叹。
大孙和自己的情况,很是相像,都是属于白手起家。
这也是朱元璋对于大孙最为满意的地方,英雄之间,总是惺惺相惜的。
在朱元璋立国后,他感觉这古往今来,还从未有过一个皇帝像是他这般的出生。
一定程度上,自然是非常自傲的,也有些孤独。
而大孙的出现,是恰好填补了这一份的孤独。
又是自己最宠爱的大孙,这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场的众多大臣,学士,看着吏部尚书詹徽一人独领风骚,心中有些不甘,都在心中思索着,如何也更好的拍一手龙屁。
其中,户部尚书赵勉眼睛一亮,也作揖道:“微臣听说,长孙殿下年幼的时候,一直都是陛下还有皇后娘娘亲自照顾,不知此事是否为真。”
众人一听,不由看向户部尚书赵勉。
好家伙,这厮当真是不知死活呀,刚在陛下的面前提起皇后娘娘。
这可是陛下的禁忌。
是多少条人命堆出来的结果,还真以为陛下提不起刀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也是眉头一皱,面色转冷,看向赵勉。
:朱英的大善
朱元璋看向户部尚书赵勉的眼神中,带着些许的煞气。
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无人敢提起这个事情了,但今日,赵勉就提了。
其实对于这个名字只是提起,朱元璋内心并没有说很愤怒,但已经成为的惯例,有人去打破他,就相当于在挑衅自己的权威。
“你说的没错,咱大孙从出生后,就一直是跟随咱还有大妹子生活,就连太子那边,也没睡过几日,怎得,你想说些什么?”
那有些冷冽的语气,很清楚的让户部尚书赵勉知晓,今日若是不说个好歹出来,怕是这项上人头,就不见得可以保住了。
虽然他是正二品的尚书,可这些年头,别说是正二品了,在陛下的面前,正一品,亲王,宰相都不好使。
该处死的,就没犹豫过。
赵勉喉咙滚动了一下,语气看似平稳,实则有些颤抖。
“微臣自民间听说,这小孩谁带大的,就会和谁比较像,所以微臣认为,长孙殿下之所以如此优秀,和皇后娘娘有着很大的关系你。”
“况且长孙殿下离去的时候,已经有了八岁,在陛下和皇后娘娘的言传身教下,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哪怕是现在失去了之前的记忆,但有些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不是说忘记,就能够失去。”
“长孙殿下流落民间十年,还能有现在这番模仿,微臣觉得,必定是皇后娘娘在天之灵,一直守候长孙殿下身边,所以才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