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
足利义满听到大明皇帝夸赞自己,恭敬的行礼道:“陛下过谦,愚蒙圣明厚爱,承托皇恩浩荡,方能有今日之荣幸。”
听到足利义满拍老爷子的马屁,朱英就知道现在的足利义满,对于大明可以说没有了什么反抗的心思。
倭国人的劣根性,朱英还是知道的,但他并不担心。
既然九州岛的归属已经没有了什么疑问,朱英便就放开了来,跟足利义满讨论一些关于国家统治的想法。
朱英属于是半路出家,不管是对于文学,艺术等各方面,都没有什么了解。
毕竟前世的记忆里,也没去学习这些相关的知识。
现在所有的一切,其实多数是搬运一些前世的框架,然后对标大明的行情进行方向上的搭建。
简单点说就是提供大方向,真正去完成的还是要依靠老爷子,或者是朝廷大臣的细节补充。
足利义满则不同,出生就是在政治争夺的环境里,和朱元璋不一样,他是在倭国现有的体系上进行改革和政治权力上的争夺。
随着交谈的展开,朱英对于现在倭国的体系和情况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其中尤其是对于倭国神话体系与天皇权位的关联很有兴趣,一下子点燃了朱英心中的灵感。
这个时候的朱英,他突然发现自己长久以来一直忽视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信仰对于合法统治的关键。
倭国天皇能够万世一系,其中就在于神道的确定,赋予了天皇权柄。
中原王朝则讲究是君权天授。
如果有这么一个神话体系,把中原王朝跟周边国家,甚至是更为遥远的西洋,南洋,包括是草原,西域,吐蕃等地区全部联系在一起,那么大明的统治,将会变得更加稳固。
甚至是对外的文化入侵,也可以变得更加轻松起来。
:刺杀大明太孙的可能
神话体系这等事情,在如今的明朝,实际上是非常混乱零散。
不管是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清道尊,还是后裔射日,佛教,释教,道家,道教等等,都是单独存在,而并非是联系在一起的故事。
亦如是盘古开天: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最早是出自《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记载。
不管是跟佛教还是道教没有任何关系。
有关盘古的神话,最早在终中原王朝南方少数民族民间广泛流传。
苗,瑶两族向来崇奉盘古,把盘古看作自己的祖先。
壮、侗、仫佬等民族也盛传盘古,把盘古看作开天辟地的人类始祖。
不过这可跟汉族没有什么关系,此时的盘古,并不存在于汉族的神话故事里,算是聊斋异志这类。
后裔射日出自先秦文献中的《楚辞·天问》,古本上山海经倒是有相关记载,宋代类书《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经》云:‘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
后世所知晓的西游记,唐僧孙悟空猪八戒这些,是在明朝中叶才出来的,目前的西游记可没有什么九九八十一难。
距离封神演义的出来,现在还有一百多年,目前的明朝只有《武王伐纣》的平话,是宋朝时期出的。
后边再出的封神演义,则是根据《武王伐纣》加以创作才出来。
巫在如今算是个职业,巫师多为如降神、预言、祈雨、医病等等,并没有巫族这个概念。
一时间,朱英的脑海中,突然想到了后世小说里才有的洪荒神话体系。
洪荒神话体系,是把大量的神话故事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世界观体系。
佛教,道教,甚至是儒家都尽数的融合其中。
以盘古开天为引,将所有神话故事的时间线进行融合,形成严密的神话体系。
越是等级森严,构造严谨的神话体系,就越是容易形成信仰。
圣经对西方影响那么大,其实也是从神话到哲学,再到三观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