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对军队的改制,主要还是集中在京军这块。
地方军目前虽有很多改革下去,但屯田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粮食的问题,也是目前大明需要考虑的问题。
直接取消卫所制那是傻子才会干的事,要知道在卫所中,除开士兵外,还有大量的军户。
目前大明外卫总计有百出头外卫,千户所两千五百余。
当然,不是所有卫所都是满员编制五千六百人,但这也有将近两百万的数目了,加上军户一起,超七百万人。
他们的生活都依赖于卫所制上,贸然进行大的改革,极大可能会让大明全国动荡。
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至少目前在朱英的不断干预下,卫所里已经不再像是从前那样贪腐横行,军户的生活好了许多。
“殿下为何皱眉,可是有什么烦恼之事。”陪在朱英旁边的徐妙锦柔声问道。
他看到朱英有些出神,而后眉头微皱。
朱英有些郁闷的说道:“我准备召集大明所有千户开一次军中大会,可是这其中至少有千人参与。”
“届时开会,我岂不是要扯着嗓子大喊,让人传话也太过于麻烦了些,很耽误事。”
这就是没有喇叭的痛苦了。
徐妙锦闻言开口说道:“我这里倒是有些想法,先前未入宫时,我经常去戏园子里听戏,因女眷的关系,只能是在楼上的包间,离得比较远。”
“大的戏园子里头一场也有数百人,多时过千,那些戏子也不是扯着嗓子大喊,我却能听得清楚。”
“或许可以参照一番。”
朱英闻言眼睛一亮道:“好想法,明日我便去瞧瞧,如若可行,则将东宫改造一番。”
:梨园看戏,勾栏听曲
梨园。
这里是南京城内最大的戏园子,也是最有气势的戏园子。
单单能够在内城的区域占据到将近二十亩地,就已经表示出其中的实力。
要知道在现在南京城内的内城区域,也就是临近正阳广场,距离皇宫最近的区域,那可是全天下最昂贵的地方。
在这里,或许哪怕是一个厕所的位置,都是普通人一辈子都不见得能够买得起的地方。
有钱是一回事,能买又是另一回事。
二十亩地,这背后有多少参与其中的达官贵人,谁也不知晓。
现在京师这边,基本上百姓都已经摆脱了贫困阶层,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是大户人家。
街面上干净整洁,也见不到四处流浪的乞儿。
入京本身就要有相关的文牒,毕竟现在的京师人口已然是呈现爆炸性的趋势,朝廷也没得办法,只能是做出此等限制。
如今的京师,不仅是大明全国的政治中心,还是乃至于整个亚洲的商务中心。
在这里,黄头发蓝眼睛,简直不要太过于常见。
街道上四处可见操着蹩脚汉语的外国人。
当物质基础达到满足之后,自然就是更需要精神食粮。
小说话本在当今是非常流行的文艺,普通百姓几乎都喜欢没事就到茶楼去听评书。
而更为高雅的,无非就是戏曲了。
其实两者本身并无太大的区别,不过是说书先生一般就一个人,成本低廉,门槛稍低,学起来也容易。
这就导致很多人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当说书学徒,不说大富大贵,但一口饱饭是没问题的。
一般常驻茶楼的说书先生,都是茶楼里包吃住的。
而戏曲就不同。
一来是门槛很高,这里头涉及到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
二来服装道具等在现在也算是比较昂贵。
其中还有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等多种品类。
个人上,更有生旦净末丑多种角色。
比起只是简单的听书,戏曲显然要在视觉上有更多的冲击。
尤其是勋贵往上的阶层,在最近这些年大明快速繁荣的同时,很多京师的家族趁着时代之风,一下子就飞了起来。
突然间就大富大贵,当然有暴发户的感觉。
所以附庸风雅,转换自己的身份,摆脱俗气,就显得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