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余人,仅仅只不过一个多时辰,就彻底被击溃。
然而这个时候的朱高煦,根本就没有喊降者不杀的命令,就是让麾下士兵对福余卫疯狂屠戮,且还亲自下场。
士兵们可不管这么多,对于他们来说,人头才是功劳。
杀得越多,功劳越大。
在福余卫崩溃后,又屠戮了将近半个时辰,朱高煦这才下令降者不杀。
而这个时候,福余卫不过两三千人。
那些之前哪怕是下马投降的,也被强行杀了。
“如此功劳,岂不快哉。”朱高煦猖狂大笑。
很朱高煦不同,朱高燧还有张玉,朱能,就是按照王爷的意思来,将人围住后,就令其投降。
见着明军势大,也很识趣的投降,毕竟自家首领都已经在大营等降了,他们再反抗也没有意义。
朱棣这边。
次日三卫四名首领酒醒的时候,就发现了极大不同。
他们的亲卫,战马,全部被明军收缴,并且士兵也被关押在一处地方,完全没有要让其跟随作战的意思。
四人没有被关押,便冲到朱棣那里,喝问道:“燕王,你这是何意。”
朱棣笑着回道:“什么何意,尔等不是受降吗,那就应该有个受降的样子,昨日是给你们识趣的宴会,宴会过了,尔等自然要做那降卒。”
随喊道:“来人,怎么把他们给漏了,给本王绑了。”
:扫荡草原,建归化城
三卫四首领当看到自己安排回老家的那些骑兵们陆续出现在大营时,就知道是彻底的完蛋了。
他们怎么也想不清楚,为什么燕王要这样做。
要知道草原几乎大多数地方都是没有办法农耕的,如果大明要统治草原的话,那就只能不断从内地去输送粮食。
这样的负担,谁能承受得住啊。
即便是朵颜三卫臣服大明,大明也只是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也不会给军饷粮食什么的,自然也不存在去统治他们。
之前中原朝代打草原,都是为了平衡草原的势力,谁强打谁,这也是一惯的做法,燕王朱棣这样的行为,明显是违背了这样的做法。
“不用着急,不仅仅是你们安排离开的这些人,包括你们各自老家的族人,本王也会派人把他们带回来,好让你们一家团聚不是,一家人嘛,总得是要整整齐齐的。”
朱元璋哈哈笑道。
这次的大胜让他的心情极其舒畅,在洪武二十四年,朱棣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这是他一生之中最为骄傲的事情。
现如今,又要加上一条了,平定朵颜三卫。
不得不畅快啊。
洪武二十年的时候,可是颖国公傅友德,凉国公蓝玉,宋国公冯胜,大明三公率军同样是率军二十万,逼迫朵颜三卫,也就是当时的投降。
现在朱棣仅仅是自己一人,就彻底平定了朵颜三卫,如此算来,他的功劳岂不是能够比肩三公。
收拢了朵颜三卫的散兵游勇后,朱棣并没有急着立即出征,而是让两个儿子还有张玉朱能去将朵颜三卫老家的族人全部俘虏过来。
这次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战马近十万,等于是让大明的战马数目顿时飙升,不管怎么去算,就这一项,都是朱棣的泼天大功。
不过和草原骑兵不同的是,明军士兵自然不可能骑上马背就成了骑兵。
骑术的训练难度是很高的,每一名骑兵需要训练的时间都很长,快则数月,少则半年。
对于骑兵的要求,可不仅仅只是会骑马而已,而是要求在骑马的过程中,还能够弯弓射箭,装填火铳,对敌作战。
像是草原人那种在马背上睡觉的本事,根本不是短短几年就能训练出来的。
不过大明这里也有现成的骑兵人选,只是没经过思想教育,暂时不能作为大明军队的一员。
这些被俘虏的青壮,都要经过军事学院的思想教育,合格之后才能并入到大明军队中来。
这其中,要灌输礼义廉耻等一系列的教化,草原人之所以被称为蛮夷,就是他们太多的习俗都很原始,比如父亲的妻妾死了,儿子可以继承,当然这不包括自己的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