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苦尽甘来的 (第2/4页)
明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里倍受欺凌,但她没有办法维持燕寂的学业,书价和学堂的费用都高昂。
倒也有别的办法,那就是不让燕寂读书了……可燕小姐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聪明伶俐,她想给他最好的未来。
现在的便已经是她为燕寂盘算出的,最好的可能性了。
深夜,燕寂从睡梦中惊醒,想看一看母亲,却见到了她灰败,完全没有血色的脸。
他没有惊叫,也没有流泪,他前所未有的冷静。
燕寂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没有母亲了。
世上唯一一个愿意为他费心筹谋的人,终究不在了。
处理好母亲的后事,燕寂回到了学堂,他比从前更加认真努力,他还记得母亲留下的字条。
他要努力考学,离开燕家。
隔年,燕寂十二岁,一朝中举,名声大噪。
而后,燕寂十六岁,潜心四年,他考上了进士,又在金殿上被皇帝钦点为状元。
燕家敲锣打鼓,巴结的族人来了一群又一群,燕寂冷淡地应付了,清俊的脸上无悲无喜。等到喧嚣散尽,燕寂将母亲的牌位摆在堂上,让她看,她的期许,自己已经做到了。
此后,燕寂被安排进入翰林院,按部就班地生活,在另一位官员的介绍下,拜了一位颇有盛名的老学究为师。
燕寂拜师本是随波逐流,但这老学究却是极喜欢燕寂这个徒弟,知道他家中无人,常在节假时请他到府中团圆,在学习上对燕寂也是毫无保留。
渐渐的,燕寂从老学究身上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他虽然天生聪颖,却没什么大的志向,在翰林院中得过且过着,直到眼看着几个同僚陆续被皇帝身边的近卫带走。
燕寂一开始还不知道所为何事,但这事闹得越来越大,最后竟是攀扯到了他老师的身上。
这一切种种,皆是因为一篇老学究写的赋文,赋文中老学究提及,江南水患若是处理不善,恐生忧患。
本是随口一句,但却被皇帝认定是老学究在指责自己无用,他勃然大怒,当即将涉及此事的官员纷纷扣押,打入天牢等待问斩。
燕寂焦急,为此四处奔走,但他终究只是个七品的小官,平时又不善交集,哪里找得到什么门路。
他眼睁睁地看着恩师死在自己面前,一向和善的恩师,在瞬息过后人头落地,血液喷溅而出。
数日后,水患非但没有好转,而且真像恩师所说的那般愈演愈烈,百姓们流离失所,成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