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三、第九十六、第九十九师共四个师,近距离地位于中央红军的右后方,直插道县,“而后与第一、第二路军及桂军联络截击”。
第四路军:湘军李云杰部第二十三、第十五师共两个师,“由嘉禾向宁远及其以南地区蹑匪尾追”。
第五路军:湘军李韫珩部第五十三师,位于中央红军的左侧后,“与第四路军及粤军联络,经由临武、蓝山、江华、永明蹑匪尾追,并与桂军适切联络”。
国民党军五路大军近二十五万兵力,从前后左右开始向中央红军合围。
十一月十四日,蒋介石致电何键:
现在匪已窜过一、二两线,今后倘再不幸窜过第三线,则扑灭更难,贻害国家不堪设想。希芸樵[何键]兄督饬两李[李云杰、李韫珩]各部及军队、民团,并会同粤、桂两军,妥为部署,分别严密追堵,务歼灭窜匪于湘水以东;尤须注意勿使迂回粤、桂,剿办更难。并须粤、桂两军严密防堵南窜,且压迫于郴水以北地区聚而歼之,最为有利。又亟须设计迟滞匪之行动。
蒋介石的这封电报被红军截获了,中革军委经过研究作出的判断是:敌人在潇水、湘江地区的集结十一月二十二日才能部署完毕,而在此之前中央红军是可以安全渡过潇水和湘江的。
众多的史料都难以提供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
因为尽管中央红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前往湘江上游抢占渡口,并且红军主力的一小部分部队已经到达了湘江岸边,可此时两个军委纵队依旧停留在距离湘江一百六十公里之外的道县。
军委纵队刚到道县的时候,毛泽东再次对中央红军的军事转移计划提出了不同意见:中央红军自苏区的战略撤离,到此应该是向西的最后终点了。红军不要渡过潇水,应该沿着潇水的西岸向北,攻击板桥铺、渔涛湾、华江铺、双牌、富家桥,再向西攻击零陵,从那里渡过湘江向北攻击冷水滩,越过湘桂铁路,进军至宝庆诱敌决战,然后再回到中央苏区去——这时候,毛泽东仍然认为中央红军的军事转移,应该是受到严重的军事威胁时所作出的一次大规模的战略机动,在充分调动了敌人之后,红军主力部队应该再回到中央苏区去。
毛泽东的建议有相当合理的成分。但是博古和李德的意图是红军必须继续向西,沿着前几个月红六军团走过的那条路,将整个苏维埃共和国和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带到湘西去,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在那里重新建立一个如同赣南和闽西一样的红色根据地。
中央红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