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大梁城破(1 / 2)
真让唐国灭了郑国,让唐楚接壤,那么两国之间,要不了多久,就要爆发大战了。
面对一个控制了一州地盘,并且还吞并了整个郑国的唐国,在豫州的楚军真要对上,那无疑是个极糟糕的事情。
甚至,现在占领的地盘,都要在唐国的打击下,慢慢给吐出去。
这无疑是陆渊不能接受的。
因此,拦住唐国难下的脚步,用郑国当挡箭牌,堵在前面,其实是个相当划算的买卖。
以唐国现在在周边各国心中,那人憎狗嫌的印象,这国家,根本是没法得到各国认同的。
甚至就真的如郑国想的那样。
要是楚国在豫州不搞事了,那么盘踞在豫州的各国,乃至于旁边青州的徐国、梁国,都会联合起来,先灭了唐国这恶心的家伙。
这么一个没有脑子,只知道对外扩张,严重威胁到各国安危的家伙。
已经成了各国腹心之地,最大的一个隐患。
要是不能解决唐国,有这么个威胁在,今后等楚国打来的时候,大伙也就别想着抵抗了,直接投降好了。
唐国成事不足,但给大伙扯后腿的本事,还是十足十的。
因此,唐国必灭,还要早点灭。
这已经成了各国共识。
而唐国吸引火力的这段时间,各国自然就没太多精力,来顾及楚国了。
楚国也能趁此机会,快速灭亡梁国,进而夺取青州,完成北伐大计。
牺牲一个唐国,完成整个计划,这对楚国来说,无疑是件美事。
至于少了这么一个搅屎棍,以后楚国想要统一中州,会因此增强的难度。
那就见仁见智了。
大家都在发展,只是比谁更快而已。
反正陆渊认为,只要能夺取一个青州,自己获得的好处和发展,肯定要强过内斗的各国的。
到时挟整个青州之力,直接横扫过去,各国还不是如同梁、魏一般,灰飞烟灭了。
这就是如今席卷了半个中州后,带给他的底气。
脑海里,将所有利弊过了一遍,陆渊总算有了决断,看向下面的郑国使者,他点头道:“你们的条件,朕可以答应。
不过除了割让海阳郡外,那些出自海阳郡的郑军士兵,你们不能带走,必须留在当地。
这是我的底线条件。
能答应的话,那么和谈就成。
不答应的话,那便继续打下去吧。”
海阳郡的人口精华,就是当地的那些郑国士兵。
所有的青壮,在战争降临后,都被强征入伍了。
这些人,要是让郑国带走了,剩下一堆老弱妇孺,对楚国来说,有什么大用?
唯有留下所有的青壮男子,海阳郡地方,才能继续生产,给楚国提供财税钱粮。
同时。
扣下几十万青壮,也能变相削弱郑国战争潜力,这就是另一个算计了。
下方郑国使者听到这个要求,眉头微皱,这可不在他授权范围内。
不过想到国内那糟糕情况,最终还是咬咬牙道:“可以,陛下这个条件,臣可以代我皇答应。”
说话间,他不由想着,这条件带回去后,皇上估计就要更心痛了吧。
不过再怎么心痛,为了和平,最终也会接受的。
郑国,真撑不下去了。
“既然如此,那就下去签订国书吧。”
见郑国使者没什么意见,陆渊也没继续抓着不放,达成了共识后,就爽快签订了合作。
两国进行外交,当然不可能嘴上说说。
正式的外交礼节,是需要互相交换国书,在金册上写下内容,然后盖上国印的。
这些事情,就不用陆渊去多管了。
他只是确定一个大方向,后面自有相关官员,去和郑国使者商定细则。
等国书商讨出来了,制成金册,盖上大印,也就正式生效了。
在此之前,自然一切照旧。
所以这位使者,在取得了陆渊首肯后,便也坐不住。
直接行礼告辞,出了大帐,就去寻楚国相关官员,商讨细则了。
才到外面,与前来接洽的楚国官员走了一会,忽然远处大营,传来一阵欢呼。
“万岁!”
“大楚万胜!”
这欢呼由远及近,很快蔓延了整个连营,声势震天,令整个天地都陷入了欢呼的海洋。
“这是何事?”
郑国使者见到这突然变故,不由神色微变。
若不是听着这些动静都是欢呼,他差点就以为楚军营寨中发生营啸,出现兵变了。
附近巡逻的一些楚兵,听见这此起彼伏的欢呼,一个个也有些微愣,但受这气氛感染,也跟着欢呼起来。
在军营之中,人传人的现象,是很普遍、很密集的。
“我去问问。”
负责接待的楚国外交官员,显然对此也有些困惑。
不过听着欢呼,他也知道这应该是好事,所以心中也无什么忧虑,只是见郑国使者一脸惶惶的模样,就主动提议。
叫了一个随从,让他去营中打听。
自己则继续带着使者,朝着商议两国国事的地方走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等快到了的时候,先前那随从,匆匆赶来了。
“禀大人,问清楚了,是青玉真人领兵大破徐梁联军。”
随从朝着领路的楚国官员行了一礼,然后汇报细节:“徐梁联军大败,据传斩敌十余万,溃逃者无数。贼敌百万大军灰飞烟灭,大梁的外援,算是彻底没了。
现在青玉真人正统兵追击溃敌,想来不要多久,就会有更大的捷报传回了。”
听到这话,旁边的郑国使者神情一变,眼中闪过惶恐和惊疑。
他不知道,以上这些消息,是不是楚国人特意放出来,准备吓自己的?
但听着此时都还没彻底平息的欢呼,说是假扮出来的,也就太假了。
只是为了吓自己,没必要动员几十万大军。
郑国使者还是很有逼数的,知道自己并不值得楚国如此大动干戈,就连他背后的郑国也不值得。
那么消息没错,一切就是真的了。
可正是因为是真的,才让他感到心头惶恐。
梁国虽然落魄了,但底蕴摆在那里,也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国,至今还站在各国第一梯队。
徐国就更不用说了,那是老牌强国,这些年跟着魏国混,在天下也打下了偌大名声。
可现在这两个在郑国眼中,实力强悍的霸国,联合起来,却败给了楚国。
哦,不,败给楚国也没什么奇怪的。
从去年开始,天底下败给楚国的国家,多了去了。
但此时徐国和梁国败给了楚国,这带来的意义和对天下局势的改变,就实在太大太大了。
首先大梁,这是肯定保不住了。
而徐国,这次出兵百万救大梁,也是早就传遍了各国。
郑国使者在出发前,就听闻了此事,当时心中还颇有期待。
想着如果徐国能救下大梁,让楚国受到挫折,导致战局不利。
他自己这次出使,或许能取得不错进展,让镇国少付出些代价。
可谁能想到,自己才刚到的大梁城下,这两国联军就这么败了?
‘这些竖子、废物,这才打了不到一月吧,结果就败了,真真烂泥扶不上……’
这使者心中想要痛骂出声,可突然想到,自己这边貌似也没好到哪去。
新郑城,同样没守多久,就丢给了楚人。
真算下来,撑了一年多的大梁,比他们强的多了。
一念至此,本来还想抱怨几句的使者,心中顿时浇了盆凉水,再也没什么埋怨的念头了。
梁国、徐国败了,还是在这么个关键时候。
楚国取得了大胜,这形势自然不同。
看着旁边笑盈盈望着自己的楚国官员,郑国使者心中生出悲哀。
‘楚人赢了,那么先前许诺的条件,还会算数吗?他们会不会得寸进尺,狮子大开口,讨要更多好处……’
他生出这个念头,越想越觉得可能。
“使者,这边请,我国各部的官员都等着呢。”
带路的楚国官员,自然看出了徐国使者心中的些许想法。
可他没有说什么,作为楚国一份子,楚国越强大,他的好处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