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中州一统(2 / 2)

怎么说都是从皇帝降格为臣子,统治疆域从一国变成了没有实权的名誉显贵,不管是拥有的财富还是权力,相较投降前,都是天壤之别。

换任何一个人来,心中都会后悔不甘。

但再多情绪,又能如何?

现在楚国统一天下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朗。

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楚国统一中州,已经势不可挡了。

甚至就连晋国,就算自己不投降,可能也撑不过两三月。

甚至连一个月都够呛。

不趁着自己最后一点资本丢完之前,把自己卖个最好价钱。

真的一无所有了,你就算是想投降,人家楚国也不要了。

倒是郑国皇室的下场,就是晋国皇室的结局。

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所以晋国皇室,晋国天子,经过商讨之后,终究还是选择了最明智的选择。

神武四十四年,六月十八日。

受郑国灭亡震慑,晋国天子与宗室和朝廷诸臣商讨过后,决定向楚国投降。

随后派遣使者,面见楚帝,商讨举国投降之事。

最终面对楚帝开出的,给予晋国天子归降后,以万户作为食邑,封县侯为爵。以及晋国一些重要实权人物,各分一些末流子、男爵位,并授予一些官位的条件后。

晋国上下,在知晓的自己确实没有更多资本,拿到更好待遇后。

在楚国有些等待不及,已经磨刀霍霍,准备再起战端前,选择了开城投降。

晋国剩下的七十万大军,北乡一郡,以及八位先天宗师,在晋国皇帝的带领下,正式向楚国投降。

至此,晋国灭亡,传国一千零八载。

……

晋国投降,献出了北乡郡后,楚国在豫州中南部区域,就再无任何敌人阻碍了。

于是陆渊在留了青云子,进驻北乡郡,负责收编梳理晋国余部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自己则带着休整好的大军,领着八十万人向北,朝着许帝被困的北固城而去。

随行的,还有晋国投降的八位先天,郑国归降的七位先天,以及自己直属先天,合计先天宗师四十八人。

这还不是极限。

先前陆渊打穿整个豫州,沿途各地府县,都留了不少先天宗师看守。

现在他杀回去了,还带着大军,只需将带着兵马安插到各地,原先被留下来镇守当地的先天宗师,就能重新收拢回来。

这是陆渊手中的先天宗师集群,数量规模还将进一步膨胀。

同时,唐国、西面、中路三大行营,近段时间,也在陆续朝着北固城开拔。

等这些行营大军抵达,算上这些行营先天,陆渊预计,等自己抵达北固城后,手中先天数量应该能达到一百人以上。

超过一百位的先天,这是何等骇人的数字。

有这些人在,甚至都不需要,逐渐开拔而来的几百万楚军。

只靠这一百个先天,就能将北故城的百余万许军,杀个片甲不留。

也因此。

掌握了这股力量的陆渊,已经决定,将许国,作为自己北伐的最后一战了。

现在已经是六月末,距离十月入冬,也就只剩下三个月时间了。

这点时间,哪怕陆渊继续施展聚集先天,以此先天集群进行推进的战术,也做不了太多事情了。

等歼灭了北固城的许军后,顶多再向北攻打许国。

顺利的话,灭了许国后,时间或许就刚刚入冬。

而这第四次北伐,也是最后一次北伐,就可以顺势宣告落幕了。

是的,这就是最后一次北伐。

平灭了豫州四国,楚国已经统一中州,整个九州大地上,再无任何一国一家之势力,能和大楚相媲美了。

此后再不会有任何势力,值得楚国大费周章,聚集举国之力,进行浩荡北伐了。

今后再想打唐徐二国,或西域异族,南方蛮夷,海上寇匪,就不用陆渊亲自出手,调全国之兵出征了。

只需挑选一员上将,调集一些先天大将,组建一路行营,就可让其前去征讨。

楚国的行营,本就是为了灭国而设。

先前中州之敌,每一个都太过强大,几乎都是中等以上的霸国,所以才需要楚国好几个行营进行围攻征讨。

最终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将之消灭。

可到了现在,原本是中、上等大国的唐徐二国,已经被楚国打残,跌落到中、下等之国。

打这两国,祖

楚国只需一个加强版行营,就足够了。

西边异族,南方蛮夷,虽然各自都有三个迁徙途中,融合聚拢而成的大国、大部落。

但这些势力,每家也不过千余万人口,先天不超过十人。

这等体量,一个标准行营,便绰绰有余了。

至于漂泊在海上的海寇,不管是东海区域,还是南海区域,都因为环境限制,难以集群。

无数海寇,只能以各艘船只为单位,上成了满天星。

就算能集结一些舰队,但实力也比起有着陆地依靠的大陆各家,差了不知多少。

对付他们,都不用动用行营,地方郡府县兵,就足矣了。

强敌已经被扫空,剩下一些丧家之犬和乌合之众,实不值得过多注意。

因此,这次北上,陆渊心情极其放松。

北固城拦不住他,许国也拦不住。

这次北进,不过是去收取自己已经成熟的果子,伸一伸手的事情罢了。

事实证明了,这次北上,果真是一场游行。

陆渊率领的楚军一路向北,朝着北固城,这个核心而去。

而一路上所过,沿途的许军将士,纷纷出营投降。

几乎没有几个抵抗的。

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许国这边,再接收到晋国已经投降的消息后。

被围在北固城的许帝,哪怕再怎么不愿,也认清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大势已去,豫州局势,真的无法挽回了。

而他并不想死,也不想像楚国投降。

因此,在陆渊抵达前,乘着北固城周边,楚军的包围还不够严密,还有不少空隙的机会。

北固城中的许帝,召集了军中实力达到了一二流,普遍为中上级将校的核心人员,在随营十几位先天宗师的护送下。

选了一个楚军疏忽的机会,趁机突围而出了。

至于北固城剩下的那百来万兵马。

虽然让人心痛,但许帝也清楚,在楚国几百万大军的包围之下,自己是带不走这些人的。

带着一些核心的将校,有着先天宗师帮助,一行人轻装疾行,还能以小股人马逃走。

可要是带着上百万人走,给他再多机会,也是插翅难逃的。

皇帝都跑了,军中的中高级将校,也全都不见了踪影。

剩下一些北固城的许国将士,哪还不清楚,自己已经被抛弃了?

这种情况下,当然没几个人犯傻,继续抵抗下去。

陆渊一到,这全都选择了投降。

北固城,北固城。

这座以坚固为名的北地要塞,就这样不放一箭,向楚国敞开了城门。

陆渊也在上百万许军将士的跪地匍匐中,骑着高头大马,走进了这座雄城。

在这一刻,当城头上挂起楚军旗帜,整个豫州,整个中州,也在此时宣布一统。

属于仙朝治事的时代,上古三帝伟业的重现,正式拉开了序幕。

“这个时代,将由楚国,将由我来书写。”

陆渊站在城头,看着城外欢呼的将士们,心潮澎湃。

喜欢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