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水泊边渡湖高声喝,狄永华初见岳鹏举 (第4/5页)
太玄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天地间的正气,纵然他蔡京是权倾朝野,手下能人辈出,又能如何?
狄泉怕他吗?怕他便不是堂堂七尺男儿!
既然要改变历史,改变靖康之耻,难道能躲得了和他们这些奸臣开战?
就算是蔡京不找到梁山身上,狄泉早晚也要有一天杀上东京,把这些祸国殃民,头顶上长疮,脚底下流脓的王八蛋全给收拾了。
“呼延大哥,水泊梁山招贤纳士,替天行道,凡是来我们山上决心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保境安民者,我们一概欢迎,不用纳投名状!”
狄泉当即便抛出橄榄枝,可以让呼延启鹏上梁山。
投名状在古代用于忠诚之征,意思是加入一个组织前,以该组织认可的行为表示忠心。
其所谓“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大意是指一个人在进入绿林时必须签署的一份生死契约,有了“投名状”便落草为寇。
投名状是加入非法团体的表示忠心的保证书。
而摆脱“投名状”的方法,就只有接受官府的招安这一条路了,所以后世就沿用了这一系列的说法即为“投名状”。
你像是在《水浒传》原着里面,在林冲上梁山的时候,王伦就要林冲去拿投名状来,以表示林冲上山的忠心耿耿。
结果,他找投名状找到了杨志头上。
而狄泉执掌了梁山之后,则废除了上山纳投名状的规矩。
毕竟你下山杀人来当投名状,这个并不能考验忠诚度,而且你还滥杀无辜,这是在不是一个好的制度。
而你想要考验上山者的忠心,这自有各种办法,纳投名状可是最为无效的一种方式。
“多谢,多谢,多谢!”
呼延启鹏听了狄泉这番话,别的什么话也都说不出来了,只是一味的道谢,毕竟到了他这个时候,有家难回,有国难投,天上地下都不容他,都躲着他,但狄泉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收留他。
这是天高地厚之恩!
“大丈夫知恩必报,狄寨主,小人愿意为狄寨主持鞭坠镫!”
“哈哈,呼家将名垂青史,声名显赫,若是让将军持鞭坠镫,岂不屈才了,来来来,咱们一同上山,唉呀?朱贵这……怎么回事?”
狄泉刚刚注意到了已经成了废墟的朱贵酒肆。
“没人知道……”
一旁的“铁棒”栾廷玉说道。
狄泉心说这之前官军两次来围剿,朱贵的酒肆都安然无恙,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