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的概念就这么被提出来了,爱因斯坦的本意是想用量子纠缠来证明玻尔他们不靠谱。

悲催的是,居然真的观察到了量子纠缠现象!这一局爱因斯坦算是彻底输给了玻尔。

但这事还没完,在爱因斯坦100年诞辰的活动上,爱因斯坦的同事约翰·惠勒提出了「延迟实验」的构想,再次对玻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发起了挑战。

大家做好心理准备,这又和见鬼差不多!

这事儿没有图片不太容易讲得清楚,大伙凑合听一听。

有一种东西叫半透镜,当光子经过半透镜时,要么直接穿透向前走,要么被反射,概率各50%。

然后在穿透和反射的这两条路径上分别装上光子探测器,就可以知道光子有没有被反射。实验结果很简单,光子要么被反射,要么穿过半透镜,概率各50%。

现在问题来了,用反光镜把这两条路径弄到一起,再加一块镜,调整一下相位,就可以出现干涉条纹,这说明光子既走路径1也走路径2,也就是说,这个光子,既被反射了,同时也没有被反射,这个说法听着很离谱,但是符合量子力学概率波的描述。

相当于一辆汽车同时从两条路上到达了目的地,就跟分身术似的。

诡异的地方在哪里呢?

如果你不加后面这块镜,光子是走一条路的,你加了这块镜子,光子就像幽灵一样,是从两条路同时过来的。这已经很见鬼了,观察者的观察方式决定了实验结果,马上还要更见鬼!

就此,惠勒提出了一个无比诡异的设想:先不插入第二块镜,当光子经过第一个半透镜,已经决定只走一条路、还跑在半路上的时候,瞬间插入第二块镜,那么请问,这时已经选择走一条路的光子难道还能返回去重新选择走两条路吗?

惠勒提出「延迟实验」后,觉得应该能帮爱因斯坦掰回一局,这世界总不至于那么扯蛋吧!几年后,马里兰大学有个小组真的做了「延迟实验」,结果显示,原本走一条路的光子就因为插入了第二块镜子,又变成了走两条路。

这个实验直观看起来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居然还能被改变,相当于时间倒退!这结论当然谁也无法接受,于是,玻尔给了个玄之又玄的解释:任何一种基本量子现象只有在其被记录之后才是一种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