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是,方孝孺认为自己识人不清害君王丢掉了江山,更是将李景隆归类为草包。
李景隆则是认为方孝孺举荐他为主帅,就是恨他不死。
双方就这么结下了梁子。
而一切事情的起因,还要从洪武年间说起。
洪武年间,李景隆时常表现出知兵之事,其读书通典故,再加上还长了一副好皮囊,所以深得明太祖喜爱。
洪武十九年袭爵之后,多次奉命南下至湖广、陕西、河南练兵。
经他之手所练之兵,无不以精锐著称。
尤其是洪武年间湖广之地经常受到倭寇的袭扰,而李景隆练出来的精兵,时常能够压着倭寇打。
再兼其父李文忠乃是洪武朝名将,被朱元璋列为功臣榜第三,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
有其父的名声镇压,再加上他练出来的兵也确实算得上精锐,所以李景隆很快就在朝野博出了一个名将的名声。
五百一十六章有仇当场报
再后来,就是太祖爷朱元璋去世,建文帝登基。
到了建文年间,由于老一辈的名将都被朱元璋杀光了,只剩下顾城,盛庸等寥寥将领也是老迈不堪,李景隆名将的名声便越发响亮。
再然后,就是朱棣奉天靖难,开始造建文帝的反。
这个时候朝廷可用之将少之又少,且大多老迈,像顾成那种七老八十在家养老的老将都被朱允炆揪出来丢去了战场上。
但光有将还不够,大军需要统帅。
这个时候,素有名将之称的李景隆就进入了所有人的视野。
首先李景隆是名将之后,他在京师时常便在军事上有着独特的见解,其次他多次赴地方练兵,所练之兵无一不精。
于是方孝孺便向建文帝举荐了他。
直到大军兵败如山倒的消息传回京师,方孝孺才知看错了人。
但这个时候,大错已经铸成。
一直到了永乐朝,两人更是互相看不顺眼,互相弹劾之事更是屡见不鲜。
如果说陈堪和李景隆之间只能算是互坑的私怨,那么李景隆和方孝孺之间则是已经上升到了政敌,乃至于党争的地步,都是恨不得对方不死那种。
陈堪暗自回想了一遍方孝孺和李景隆之间的恩怨情仇,也就能理解为何他要指使徐景昌这么个草包来闹事了。
而就在陈堪沉思的当口,徐景昌也寻到了逃窜的漏洞,趁着陈堪没工夫搭理他,整个人鱼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