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菩提(2 / 2)

红尘菩提 林清玄 1513 字 2024-02-18

很多人在某一个特别的时空都会看到那只猴子,但是只有很少很少的人跳窗进去,抓住那猴子。

抓住猴子再从窗子看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了。

<h3>七情六欲</h3>

凡人说的七情六欲,是从佛经来的。

喜、怒、哀、乐、爱、恶、欲是“七情”,乃是非之主、利害之根。

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叫“六欲”,是凡夫对异性具有的六种欲望。

七情六欲原无好坏,沉沦了就堕落,清净了就超越。

可惜沉沦者众,清净者寡。

<h3>八功德水</h3>

佛经里,把很好很好的水叫“八功德水”。

是说水具有八种功德、八种殊胜:

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善根。

包围着须弥山的七内海,还有佛净土的水都是八功德水。

其实,在我们居住的地方也有这样的水,今天路过犹澄明的澎湖内海就有这样的感慨:许多地方没有八功德水,那是因为当地的人没有功德了。

一个地方的水开始污染,表示人心已先污染了。

<h3>九品莲台</h3>

《观无量寿经》里说到,人如果求生净土,死后会依其善根因缘去往生净土,净土分为九品,人则从莲花里化生。

人从莲花里生出,想起来就令人感动,可是莲花那么柔软,要多么柔软的人才能安住呢?

在这波动烦恼的人间,有时觉得能住在草树围绕的茅屋,心中没有烦恼,就是净土了。

<h3>十界一念</h3>

佛法里把世界分成十界: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修罗界、人间界、天上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佛界,前六界是凡夫的迷界,后四界是圣者的悟界,所以称为“六圣四凡”。

十界看来很遥远,其实很近,“十界一心平等”、“十界互具”、“十界一念”。

所以说人身难得,生而为人是珍贵的,因为十界都在我们的心中,偶尔抬眼看人间,总看到悲喜的演出,这时就会想:超凡入圣吧!可是看到苦难不能解救,就会想:超圣入凡吧!

<h3>十一面观音</h3>

以观世音菩萨的形相,看了最令人心惊的是十一面观音。

十一面观音有十一张脸,顶上的佛面表示佛果。前三面慈相,见善众生而生慈心,大慈与乐。左三面嗔面,见恶众生而生悲心,大悲救苦。右三面白牙暴出,见净业者发赞叹,劝进佛道。最后一面大笑,是见到善恶杂秽众生而生怪笑,使其改恶向善。

十一面观音其实是人间相的总和,令人深思,其慈如山,其悲似海,而他的生气与爆笑,何尝不是深刻的示现呢?

<h3>十二因缘</h3>

佛经的根本教义是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这是说生老病死一切的苦恼是从无明开始的,而一个人如果要灭除人间的苦,就要灭去无明与渴爱。

人生在这个天地,有哭有笑,有血有泪,看起来是多么奇妙,可是这奇妙是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了。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想要停止生死轮转,就要从此刻开始!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1442X24.jpg"/>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1442R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