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此处,温绪之稍顿,侧目与扈绍陵对视了一眼。两人像是想起了什么,都露了笑。温绪之看回胡守业,道:“就算是这药过了层层关卡,若是圣上知道你们如此行径,又当如何?”他敛了笑意,“为臣者,当为君所想,为民所忧。你们视百姓如草芥,一旦此事败露,这笔帐只会为圣上招来民怨,从此明君仁德盛名皆空,这就是你为臣子想要做的吗?”
这一席话犹如兜头冷水,胡守业也变了脸色,而墨揖山哽声不语。温绪之面上少血色,半阖眸缓了片刻,道:“你道你栽在我手上,”他没有看胡守业,像是不屑,目光深沉又像是感叹,“其实不过是自食其果罢了。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1]。”
他淡了神色,一旁的按察使挥手,狱卒就上来将墨揖山和胡守业带下去。胡守业一路上还在说着什么,状似崩溃,堂中几人都没有理会。
待胡守业的声再也听不见时温绪之垂手整理了袖,道:“事已至此,接下来的事,还要麻烦两位大人。”
南霄布政使和按察使立刻起身,对温绪之行礼。他们都知道眼前这位的厉害,虽没有官职在身上,但也和普通的布衣很不一样。
“胡守业罪无可恕,欺上瞒下,冤伤谋害鹿溪镇民,这是牵连全家老小的罪,当斩首示众。”按察使翻阅着书办递过来的记录,斟酌道:“墨揖山与之相从,按《大乘律》,罪罚稍次,但仍是死罪。”他看了眼温绪之,“如今鹿溪镇上已死了人,所以,虽无需示众,墨家上下也是要杀头的。”
他这话里有询问的意思,因在座的都知道温绪之是为了墨家才要插手此事。温绪之闻言颔首,指尖沿着桌边滑动了几下,缓慢地“嗯”了一声。
他默了半晌,最终起身道:“两位大人,不才有一不情之请。”他抬了袖,端正地行礼,道:“不才想保两个人,是墨揖山的两位嫡子。”
那布政使和按察使对视一眼,这事儿好办也不好办。他们稍微犹豫,温绪之看到了,笑容淡淡,然后提袍跪了下去。
这一下是真的惊到了旁边三人,当即起身,南霄的两位官员慌不迭地去扶。扈绍陵虽没上前,但扶在桌边的手骤然收紧,皱了眉神色不虞。
“此事纯因不才私欲,”温绪之侧身不肯受扶,微微垂下了双眸,道,“为难了两位,不才心中已十分愧疚。若是能帮不才这个忙,那么将来如有能用的到不才的地方,尽管开口,不才万死不辞。”
这是来自温先生的承诺,两人哪里敢受,又是一番惊慌。温绪之还是很平静,从袖中摸了天鸿帝亲赐的金牌,又道:“实不相瞒,不才执念颇深。两位大人若不能放人,多等几日也是好的,待不才禀求圣上,再行生杀。”
这话的意思就是此事不怕让别人知道,责任也一力承担。这就是以退为进,看似请求,实是威胁。那墨家两个小子算什么,就是天牢温先生也闯得,今日两人若真让温绪之面了圣,到时候在天鸿帝面前不好看才是真。于是两位官员对视一眼,一左一右地搀扶了温绪之起身。
“既是温先生开口,”那位布政使道,“我等自是赴汤蹈火。”
人不能当场放,胡府和墨宅都要查抄,判处执行也需时间,递给总督的折子当场写好送了出去。温绪之没再留下,和扈绍陵一起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