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共荣社(2 / 2)

芳明1128 西洋湖边 1850 字 3个月前

她提出了「共荣社」的概念。

「共荣社的建立,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抱团取暖,共同面对风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度过难关,而不是孤立无援地被迫出卖自己的土地和家产。」

她的提议一出,现场一片寂静。农民代表们面面相觑,有的眼中闪烁着希望,有的则充满了疑虑。毕竟,这样的改革是前所未有的,对于这些习惯了传统生活方式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舟山的各个村落里,农业改革的消息已经传开。方梦华决定试行的「共荣社」制度,让不少自耕农和佃农心生疑虑。对于这些保守的农民来说,是一个大胆而又冒险的决定。

方梦华亲自来到几个村庄,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在一个农舍的院子里,她看着围坐在四周的村民们,神情严肃而又温和。

方梦华深知他们的顾虑,她曾亲眼见过现代金融体系下大户如何收割散户的血汗:大户凭借强大的资本力量和风控能力,可以在市场波动中站稳脚跟,而散户往往因为承受不起风险而在错误的时间割肉离场,最终一无所有。类似的情况,在这个时代的农业社会中也在上演。在农业时代,粮食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其实原理一样,大户地主可以在秋收时节低价收粮,囤粮到第二年夏天高价抛售,但是小农即使发现了粮价波动规律却没有对应的资源和抗风险能力赚到这个钱,尤其当天灾人祸发生的时候,只能卖地卖身而破产,最终加剧了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

她心中明白,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舟山的未来仍将陷入旧有的循环。她需要一个新的制度,一个能够真正保障农民利益、避免贫富悬殊的制度。于是,她想到了「共荣社」的构想。

方梦华提议,让每一个村庄建立起一个村级集体,共享农具、种子和技术。通过集体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减少单一农户因天灾人祸而破产的可能性。

起初,很多农民迟疑不敢入股,因为他们担心会失去自家的土地和生产自主权。但是,方梦华耐心地解释道:「共荣社的设立,是为了让大家可以共同抵御风险,共同享有丰收的果实。每一位入股的村民,都将成为社员,享有投票权和决策权。就像大海上的航船,一条小船很容易被风浪打翻,但如果我们结成一个船队,就能相互照应,共同面对风暴。」

「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害怕失去土地,害怕失去自家的生产自主权。但是,请相信我,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剥夺你们的土地,而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利益。」方梦华语气坚定,「共荣社的设立,是为了让大家可以共同抵御天灾人祸,共同分享丰收的果实。每一位入股的村民,都将成为社员,享有投票权和决策权。」

一个年迈的农民站了起来,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中充满了质疑:「方教主,我们信任您,但是如果共荣社失败了怎么办?我们会不会一无所有?」

方梦华微微一笑,她知道这个问题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担忧:「如果共荣社失败,本座会负全责。本座会用自己的财产和地位,来保障你们的权益。你们不会一无所有,因为我们是一个整体,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生存下来。」

村民们的脸上露出思考的表情,他们小声地讨论着,眼神中透着犹豫和期待。方梦华知道,改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她需要给这些古老的农民们时间去适应和接受。

她的耐心和诚意打动了许多村民,特别是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家园、被她救助的贫苦农民。他们相信这个恩如再生父母的女人,相信她的政策能带来更好的生活。

毕竟,在过去的半年里,她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的能力和决心。她不仅让舟山从一个落后的岛屿变成了繁荣的城市,还为大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和平与安定。

「我知道,大家心里有很多顾虑,」方梦华温和地说道,「但请相信我,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好。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们克服不了的。」

最终,大多数农民选择了加入「共荣社」。他们相信方梦华,相信她的领导能力和对大家的承诺。岛上逐渐建立起了村委推举和底层自治的框架,农民们开始通过集体的力量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就这样,商人的明海商会,工匠的同济会和农民的共荣社,三管齐下,舟山群岛的农工商各界全部按照全新的形式组织起来,和宋朝以前走了近千年的老路彻底分道扬镳。

「共荣社」的建立,为舟山带来了全新的生机和希望。在这个新年伊始,方梦华用她的智慧和勇气,带领着大家踏上了一条通往更加繁荣和幸福的道路。她知道,这条路并不容易,但她也知道,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一定能够走向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