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广岛救赎(1 / 2)

芳明1128 西洋湖边 1779 字 3个月前

永乐五年腊月初八,寒冬已至,北海道的风雪夹杂着海风,席卷着函馆的新移民村庄。杨八十月从河北相州带来的第一批八千移民已在王大虎和周蒙花的安排下初步安置。然而,当这批大多为年轻单身汉的移民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时,问题也随之显现。无家无业的光棍汉们虽一开始兴奋于新生活的开端,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生活的孤寂与生活的压力让他们的情绪开始波动。

方梦华在郁洲岛收到王大虎和周蒙花的述职汇报后,意识到当前北海道移民安置的根本问题——土地虽是宝贵资源,但单凭地契和农田,并不足以稳住这些北方汉子的心。作为新建立的移民基地,函馆尚且不足以容纳大批移民。札幌虽面积更大,但如何有效安置即将到来的十二万移民,特别是如何解决这群光棍汉的生计和情感需求,成了当前的紧迫难题。

在郁洲岛东海县衙的临时议事堂内,方梦华与王大虎、周蒙花及其他北海道领地负责人展开了商讨。王大虎带着疲惫的神色,开口道:「大当家,这些光棍汉虽然安置了土地,但缺乏家庭的约束,渐渐有了不满。我们能分给他们的田地有限,冬季来临,他们的劳动力也暂时无处发挥。再加上寒冷天气下,治安隐患开始显现。已有几起械斗发生,虽然被及时制止,但总让人不安。」

方梦华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道:「北海道的建设,光靠这些光棍是撑不住的。函馆地区土地狭小,札幌虽能容纳更多人,但如果我们不为他们的长久生活考虑,迟早会有更大的乱象发生。光有土地是远远不够的。」

周蒙花接过话茬,补充道:「梦华姐,我们或许可以参考东海明海商会的经验,吸引更多有家庭的移民,尤其是妇孺到来。可当前北方的情况,愿意拖家带口远渡重洋的人少之又少。」

方梦华缓缓点头:「没错,明海商会在江华租界的实践中,早已见证了单靠劳动力移民无法长久安稳的教训。我们不仅需要移民,还需要有组织、有约束的社会结构。要想稳住北海道的局势,或许需要更多的倭国资源。」

她站起身,望向窗外的雪景,心中已有了打算:「本座要再跑一趟倭国。藤原家与我们明海商会的关系虽尚且稳定,但他们对石见银山的独占已引起倭国内部势力的觊觎。或许这正是我们打入倭国社会,获取更多资源的机会。」

众人听闻方梦华的计划,纷纷侧目。王大虎担忧地问道:「大当家,倭国形势复杂,藤原家虽是我方盟友,但平忠盛和源为义的势力虎视眈眈。此行风险颇高,是否需要再作考虑?」

方梦华坚定地摇了摇头:「本座明白其中的风险。但若不借此机会,我们不仅无法稳住北海道,甚至会因内乱而前功尽弃。而且,这次我们要的不仅是物资和劳动力,还要更多的地缘支持。北海道地广人稀,我们需要找到更多适合开发的区域,并且要提前为未来扩展做准备。」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方梦华在议事堂内部署了未来几个月的规划。她决定立即前往倭国,继续与藤原家协商更多移民合作事宜,同时探讨在倭国获取更多妇孺移民的可能性。她还特别嘱咐周蒙花和王大虎,务必确保札幌市的移民安置工作稳步进行,尤其是为即将到来的十二万太行山移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与此同时,方梦华还将函馆和札幌的移民队伍细分,挑选出一批有能力的青壮年,作为她的预备武装力量。她知道,北海道的稳固不仅依赖于经济建设,更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抵御任何潜在的威胁,无论是来自倭国的藤原家,还是国内的不安定因素。

几天后,明海商会的船队再度驶离东海县的港口,直奔对马租界。这一次,方梦华的目标不仅是维系与藤原家的盟友关系,还要深挖倭国的内部矛盾,从中找到最有利于明海商会和北海道发展的契机。

而在船队驶离的瞬间,北海道的风雪依旧肆虐,仿佛在预示着这片新兴土地上的动荡与变革。然而,方梦华深知,只有通过不断的扩展和稳固,才能真正为未来打下长久的基础。

天治元年腊月十四,冷冽的海风卷着白雪,明海商会的船队驶入倭国广岛口岸时,正逢寒风凛冽、黄昏渐暗的时刻。岸边,破旧的街道、乞讨的流民、残破的房屋,所有一切都展现了倭国通货膨胀后的惨烈景象。方梦华站在甲板上,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头一沉:港口的街道上挤满了饥寒交迫的贫民,许多人衣衫褴褛,神情萎靡,街道旁竟然摆满了即将被贩卖的少年少女。

自藤原家垄断石见银山以来,倭国的财富一夜暴涨,但伴随着银子的泛滥,通货膨胀使西本州地区的百姓生活日益困苦,尤其是中下层的平民。富商权贵越发富裕,而大批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甚至连维持温饱都变得艰难。这几个月来,卖儿卖女的现象已成常态,广岛口岸的贫困问题尤为严重。

沿途的街道上,农田荒废、破产的贫民流落街头,他们的目光暗淡无光。最让方梦华震撼的是街头那些一排排被绑起来,准备卖入青楼的倭国少女。她们年纪轻轻,神情恐惧,衣衫单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方梦华的心头涌起一股无名的怒火。

「这就是藤原家财阀操纵的结果么?」她喃喃自语。

明海商会对马租界都督朱天权站在她身后,低声道:「大当家,倭国内部的经济崩溃已持续八个月,尤其是西本州地区,通货膨胀严重,民不聊生。藤原家巨额白银囤积在手,奢侈品交易的暴利让贫富差距愈发严重。如今这些破产的贫民,已经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

当方梦华与明海商会的对马租界都督朱天权走下船梯时,一股冷风吹过,他们看到街道上有成百上千的少女,正被拴在木桩旁,等待被贩卖到各地的青楼或奴隶市场。那些少年的面孔冷若冰霜,眼中充满了无助与恐惧,而旁边则是哭泣的母亲和无奈的父亲,他们的双手粗糙,脸上满是饥荒与疲惫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