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家国大义(2 / 2)

芳明1128 西洋湖边 1495 字 3个月前

宗泽点头,笑道:「自然。河北正值危难之际,你们正是我大宋的长城。愿你我同心,共拒外敌。」

就这样,王善率领巨鹿泽的贼众接受了招安。贼众被编入新成立的河北义勇军,改组为一支抗金的生力军。王善成为义勇军的首领之一,巨鹿泽的水贼也被重新整编为水军,守卫河北的水路和防线。

这支新生的义勇军在宗泽的统筹下,成为了朝廷与河北百姓抵御金兵的中坚力量。尽管过去他们曾是绿林好汉,行走江湖,但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刻,他们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为家园而战,为大宋存亡而战。

义勇军成立的消息迅速传遍河北,百姓们看到这些曾经的贼众变成了守卫家园的战士,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宗泽与王善站在高地上,远眺这一片土地,心中充满了责任与希望。风卷长河,战鼓雷鸣,他们明白,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宗泽率领王善和丁进抵达磁州后,立即着手整编巨鹿泽的贼众,将这支曾经的草莽之师转化为有序的官军。他亲自巡视各个营寨,调配粮草、武器,安抚士气,确保整编工作顺利进行。磁州城中弥漫着紧张而充满希望的气氛,许多百姓见到昔日的水贼换上官军服,心中既有疑虑也有期待。

整编完毕后,宗泽将王善、丁进等人召集到州衙内,向他们介绍了他一路收服的其他两位义士——京西北路山贼王再兴和李贵。两人也是久经沙场的草莽英雄,在京西北路名声赫赫,实力不容小觑。宗泽认为,如今金兵南侵,唯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保卫中原大地。

王善、丁进与王再兴、李贵见面时,彼此之间都有些戒备。毕竟他们曾各自为营,如今虽为同袍,但难免心存疑虑。然而,宗泽以深厚的仁义和智慧,迅速化解了彼此间的隔阂。他将局势一一剖析,表明金兵南下所带来的威胁:「金兵强悍,河北、太原岌岌可危,若再不联手,只怕中原腹地将不保。各位皆是义士,今日不再为自己而战,而是为天下苍生。」

王善性格豪爽,见宗泽如此坦诚,加上自己早已下定决心投身抗金大义,便第一个表态:「宗使君所言极是!我王善曾是江湖草莽,但如今愿为国家而战,若再有人挑起内斗,便是背叛同袍!」

王再兴和李贵虽然出身绿林,但也懂得大局,他们互相交换了眼神,心中已决。王再兴拍案道:「金兵残暴,烧杀掳掠,我早有剿灭之心。今日既得宗使君如此信任,我愿与各位同心抗敌,不负苍生!」

李贵也跟着点头:「我李贵虽是山贼出身,但深知忠义。若能以一腔热血救万千百姓,死而无憾!」

宗泽见众人都愿意团结一致,心中大慰。他随即铺开河北的地图,指点着各个战略要地,与众人商议抗金之策。宗泽认为,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守住磁州及周边要地,以此为河北的屏障,若此处失守,金兵必然长驱直入,南下直逼汴京。他建议王善继续整编巨鹿泽的兵马,训练水军,以保北方水路通畅;而再兴、李贵则领兵负责山地与平原的防御,利用他们熟悉地形的优势,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线。

王善与再兴、李贵商议后,决定互相配合,分区防守,同时保持联络,随时应对金兵的突袭。

此时的磁州,虽然依旧显得破败,但在宗泽的领导下,逐渐焕发出一股坚韧不屈的气势。无论是曾经的贼寇,还是刚投降的水贼,亦或是宗泽亲自招募的绿林好汉,都开始以抗金大义为目标,放下昔日的嫌隙,齐心协力,共同守护这一片中原大地。

随着战事愈演愈烈,这支杂糅而成的军队,肩负起了保卫河北的重任。在宗泽的感召和指挥下,他们一步步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好了准备。

宗泽站在磁州城墙上,远眺北方的天空,心中充满决心。他深知,这场战争不仅关乎朝廷的存亡,更关乎无数百姓的命运。如今,河北的各路英雄豪杰已在他的麾下团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决定这片土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