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刚刚升起,方梦华的心却焦急得像火上烧。她带着李宝、向雷等人一路疾行,直奔沈家门大寨的演武场。沿途的舟山军兵士都对今天这场「叔侄对决」津津乐道,方梦华不由得苦笑——她哪里顾得上这荒诞的辈分之争,脑中只想着如何平息此事。
到了演武场,场地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方梦华一眼望去,台上站着的正是怒气未消的方杰和自信满满的杨太。台下的喧闹声充满期待,谁都想看看这场「叔侄之战」如何收场,尤其是方杰的脸色阴沉,看样子不肯善罢甘休。
方梦华快步走向场中央,低声招呼李宝。李宝一脸无奈,却压低声音说:「大姐,这可真是一场好戏啊。杨太平日不服气,还真是借着这机会要一雪前耻。而方杰这家伙,看样子也憋了火气,连花想容在旁边劝阻都无济于事。」
方梦华看向方杰,知道他面子上挂不住——特别是在花想容面前丢了脸,此刻分外在意。她暗中嘱咐向雷,让他随时准备帮忙,决不能让这场比试失控。接着,她径直上前,正色对方杰和杨太说道:「今日比武,点到为止。若有胜负便止于此,若不分胜负,便称兄道弟,彼此作罢。此处无生死,只有技艺之争,舟山军不许内讧!」
方杰冷哼一声,面色不善:「姑姑,他公然叫我‘好大侄’,损我名声。我今日就要看看他凭什么当我三叔!」他话音未落,眼中火焰腾腾,显然已被激怒。
杨太闻言,嘴角微微上扬,挑衅地说道:「既然大侄有话,那三叔自当奉陪。看看你到底能不能让我服气!」
台下人群一阵哄笑,纷纷叫好。方梦华暗暗焦急,心知以方杰的性格,此刻无论如何也无法退让,只好点头同意比武,但特意强调「只比武艺,不伤性命」。
方杰冷冷瞥了杨太一眼,不再废话,脚步一沉,姿势立稳,挥戟向杨太劈去。杨太闪身躲避,身姿灵活,双手持叉回击,动作轻盈中带着一丝挑衅的意味。两人一个以稳健刚猛为主,一个以灵活多变取胜,刀剑交击,场面激烈。
方杰戟势如风,猛力进攻,显然气不平已久。而杨太则游刃有余,每每避开锋芒,偶尔还故意大喊「好大侄莫急!」台下看客顿时哄然大笑,笑声中方杰愈发气愤,出手更猛。
方梦华见两人越打越真,不禁眉头紧皱,心中暗暗焦虑。她知道,这场比试一旦真的伤了人,必将损害她和钟相的联盟。她一边思索如何劝和,一边暗中示意李宝随时准备出手。
就在这时,方杰一记侧身挥戟猛劈,小枝锋带起强劲的风声。杨太闪身不及,堪堪避过要害,但肩头衣襟被小枝划破,显得狼狈不堪。台下众人惊呼,杨太却一声不吭,反而抖了抖身上的碎布,微微一笑道:「好大侄,看来还不够狠啊!」
方杰闻言怒不可遏,正欲继续出手,忽然听到一声怒喝:「住手!」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方梦华面色冷峻,站在台下,目光如电。
方梦华冷冷说道:「这是我舟山军的演武场,不是你们叔侄争斗的地方。舟山军并非你们意气之争的玩物,若是再执意争斗,那便退役离开这里,自行解决。」
两人闻言,俱是一愣。方梦华这番话说得极重,仿佛冰水浇在怒火上,迅速冷却了两人心中的怒气。方杰攥紧拳头,面露愧色。杨太也收敛了笑意,低声道:「大姐教训得是,小弟今日意气用事,还请教主赎罪。」
方梦华看了两人一眼,语气和缓了些:「你们是舟山军的一员,志在保家卫国,彼此间该以信任为本。辈分称呼不过是些外在之事,真正的兄弟之情重于称谓。」
方杰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大姐说得对,是我心胸狭隘。」
杨太也跟着低头:「大侄……不,方杰兄,日后我定谨守分寸,不再让兄长为难。」
一场风波终被平息,台下众人纷纷鼓掌喝彩,夸奖方梦华手段高明,智慧过人。而在场的荆湖客人向雷等人也暗暗感叹,不仅对舟山军的战力惊叹,更对方梦华的统御能力佩服不已。
方梦华笑了笑,缓缓道:「今日演武既然未果,那便换成我来指点你们一番,既然是比武,就该以技服人,而非意气之争。」说完,她亲自上场为众人演示身法和技艺,巧妙化解叔侄间的冲突,也让舟山军的士气再度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