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屋顶夜话(1 / 2)

芳明1128 西洋湖边 1554 字 3个月前

夜色深沉,星光微弱,带着丝丝凉意的秋风轻拂着方梦华的脸庞。她坐在屋顶,眺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内心却无法平静。宴席上的热闹渐渐散去,但岳飞脸上那一道刺配的金印却如烙铁般印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

就在这时,轻微的脚步声从她身后传来。方梦华转头,看到岳飞缓缓走近。岳飞脸上带着些许笑意,带着微醺的醉意,步伐却格外沉稳。两人对视片刻,谁都没有先开口。

片刻后,岳飞终于在她身旁坐下,仰头看向夜空,似是下定决心般开口道:「四年了,梦华。再次见到妳,我竟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

方梦华笑了笑,目光落在他的脸上,忍不住轻声道:「你这四年过得不好吧……那道金印,不该在你的脸上。」

岳飞一怔,旋即苦笑道:「是啊,不光是那道金印。四年来,我虽奔波南北,力求为国效力,却终究落得一身污名,至今依旧不过是个小小配军。」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痛楚和无奈,仿佛这些年来的委屈一瞬间都涌上了心头。

方梦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透出一种不易察觉的温柔:「岳师兄这样的大英雄,终有一天会名扬四海。我信得过你。」

岳飞侧头望着她,目光中带着几分复杂:「梦华,妳的信任对我来说,比任何人的评价都要重要。我……我只是怕自己不够强大,无法护妳周全,无法……」

这句话让方梦华一时失神。她怔怔地看着岳飞,心中有温柔,有苦涩,更多的是无法言明的情感。她缓缓开口,声音微微发颤:「鹏举,我只是希望,你能好好活着,能成就你心中的抱负。」

方梦华稍带醉意,谈起了东海之外的世界。岳飞听得入神,仿佛看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辽阔而多彩的天地。

「南高丽虽已称臣,但那也是形势所迫。」方梦华微微一笑,指向东南,「金国在北方势大,高丽南部只能紧抱我舟山水师的大腿求存。虽是权宜之计,但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在东海之滨打开局面。」

岳飞凝神听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敬佩:「听妳所言,竟已使高丽称臣?实在是闻所未闻,岳某佩服。」

方梦华摆了摆手,轻声道:「局势使然而已。比起刀剑相向,用经济收割会更隐蔽也更高效,倭国便是如此。即使看似不动声色,却早已被我大船往来收割得不复当年勇悍了。」她顿了顿,神色有些凝重,「而眼下北海道和大琉球,皆是安置北方难民的根据地,若能妥善经营,将成为我们于北洋与南洋拓展的踏板。」

岳飞听得心驰神往,既感慨方梦华眼界之宽广,又隐隐替中原腹地的危局担忧:「妳确实走在常人之上,早已立足海上。然而河北与河东却仍是金兵直击之地,大宋仍在苦苦支撑,朝堂中却一片无力应对。」

方梦华轻轻颔首,目光中透出一丝寒意:「河北和河东的局势确实堪忧。金兵南下,许多地方官员贪生怕死,弃城而逃,致使大片土地陷落,百姓流离失所。」

岳飞沉默片刻,低声道:「若是西北禁军也失去了,河北必然如屋失梁柱,再无抵抗之力。两位种老经略虽非良帅,然忠义无二,敢战金人,是边地最后一道屏障。」

「小种经略三日前才到过磁州,之后已向太原而去……」岳飞犹豫了一下补充道。

方梦华闻言,顿时一怔。她脑中飞速运转,意识到这也许是她仅存的一丝机会。虽然种师中已离开了,但若能追上他,也许能改变即将到来的局势。

「鹏举,」方梦华语气坚定而急促,「小种经略如今正行军向太原。孤军深入若不加以防备,一旦金兵追袭、种家军再遭遇不测,河北将彻底沦陷。大宋失去河北,不只是失去屏障,更是赋予金国南侵的便利之门。」

岳飞神色凝重地点头:「我也担心此事。若能早些加以防备,也许能避免种家军覆没的结局。」

方梦华冷静地分析道:「种家军虽英勇善战,但在野战对上女真铁骑依然处于劣势。唯一的办法是扼守关口,打阻击战,不轻易出击,同时利用地势削弱女真骑兵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