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第四〇五章 撤离危城(2 / 2)

芳明1128 西洋湖边 1395 字 3个月前

夜渐深,城外传来轻微的马蹄声和辘轳声,舟山军、王善、丁进、张俊等部将士齐聚,带着缴获的金兵战马整装待发。方梦华环顾四周,她知道,这些机动部队将是未来战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眼下,金军主力未合围,是撤离的最好时机。

她朗声下令道:「全军听令,既太原已固,金虏主力西路粘罕的十万大军正在反扑的路上,我等不宜久留。各部即刻出发,向北方撤离,速速隐入山林。今夜行百里,避开金兵之追!」

明州义军、河北义军,甚至是张俊等宋军都精神一振,迅速整装。在黑夜的掩护下,队伍开始向北方行进,逐渐隐入浓密的山林之中,留下寂静的太原城,仿佛这场惊天动地的救援不过是一场幻梦。

方梦华骑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耳畔风声猎猎。她回望一眼太原那高耸的城墙,低声道:「王将军,愿你和太原共存亡,但宋人气节,当永不灭。」

夜色如墨,微风吹拂着旷野间的旌旗,张俊带着种家军残部肃然站在营地之外,向方梦华辞行。他面色凝重,神情坚定,深知此行回开封不仅仅是为一份战败的报告,更是要为种师中正名。他看着方梦华,语气中透着一份郑重。

「方郡主,此战虽未能全胜,然种经略所率官兵浴血奋战,实无懈怠之处。监军许翰乃贪婪小人,必会夸大失利,诬陷忠良。我张俊纵有性命之危,也定要将真相带回朝中。」他一拱手,坚毅的眼神里透着毫不动摇的决心。

方梦华微微颔首,眼神坚定地注视着他。她清楚,张俊此行艰险重重,但种师中和种家军的声誉不能蒙尘,特别是在当前的大局下,宋军需要忠诚勇敢的将士的带领。她从怀中取出一封亲笔书信递给张俊。

「张队将,本座敬重你和种帅的忠义之心。这封信中,说明了太原城战局的实情,并表达我明教此番支援的态度。若遇非议,或许它能为将军提供些许佐证。」

张俊郑重接过信函,小心收入怀中。正当他准备告辞时,种鱼儿走上前来,双手递上一封家书,信封上写着「祖父亲启」四字。她眼眶微红,显然内心有千言万语,但话到嘴边却只化作一声轻轻的「张将军,劳您亲手交与祖父。」

张俊接过信,郑重地点了点头。虽然种鱼儿年少时曾在种家长大,但今夜的她一身戎装站在方梦华身后,神情坚定无畏,显然已下定决心要随方梦华征战。张俊知道,种鱼儿的心意她祖父种师道必会明了。

此时,夜风送来一丝寒意,远方天际微微泛起曙光的痕迹。方梦华目光一扫随行的队伍,为了掩人耳目,她早已命人将金军缴获的镶红旗盔甲、战旗分发下去。明教义军与河北义军一身金军的红旗甲胄、手持金军旗帜,只要不细看,远远看去宛若一支真正的金兵队伍。每人双马轮换,行军速度也可大大提升。

方梦华挥手,示意众人出发。她低声叮嘱道:「此行需保持低调,速行勿恋战,遇到金军不必理会。要记住,我们只是金军的一支镶红旗。」

张俊抱拳一礼,眼中带着一丝钦佩和感激,随即带领种家军残部迈入南行的道路。队伍行进间,阳光逐渐洒落大地,盔甲在晨光下熠熠生辉,正是一支大宋西军的精锐队伍。远方的金国占领区一片寂静,但张俊心里清楚,此行必将步步艰险。

行至一半时,种鱼儿忍不住回头,遥望着方梦华的方向,目光坚定,喃喃道:「从此,本小姐就是明教义军的一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