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西夏盗边(1 / 2)

芳明1128 西洋湖边 1450 字 3个月前

靖康元年八月下旬,兴庆府内,西夏皇帝李乾顺再度升朝,气氛凝重。金国大军南下宋境,正逢宋朝边防空虚,李乾顺敏锐地察觉到这是西夏复仇的大好时机。于是,他召集满朝文武,共同商议如何对宋用兵。

李乾顺身披龙袍,威严地坐在龙椅上,环顾众臣,沉声道:「宋国多年来屡屡侵犯我西夏边境,现今金人已再度攻宋,赵桓昏庸无道,此正是我们复仇雪耻的时机。诸位爱卿,可有何良策助我?」

太师嵬名安惠出班拱手道:「陛下,宋人固然可恶,然我西夏历来以君子之道治国,趁人之危恐有失天理,还请陛下三思。」

此言一出,李乾顺眉头微皱,尚未作答,太子李仁爱已站出反驳道:「太师此言差矣!我母后乃辽国成安公主,宋金合谋灭我母邦,母后和我皆为亡国之人,岂能就此忍气吞声?我请求父皇发兵,一举击溃宋人,替母后报仇!」

李乾顺闻言,眉头稍展,目光转向国相李遇昌。李遇昌上前一步,神色坚定地说:「臣赞同太子殿下之见。宋朝现今关辅空虚,主力调往京师,正是我们乘机攻打之时。更何况,如今金人进攻宋朝,天赐良机,若能与女真相互呼应,定能大获全胜。」

未等李遇昌说完,文班中的御史大夫芭里祖仁却出班劝谏道:「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可。金军虽围汴京,但未必能取得全胜,若此次金军战败,我西夏又挑起边界纷争,宋朝定会记恨我。到那时,宋国大军北上报复,我等如何抵御?还请陛下慎重。」

芭里祖仁之言引起了武官们的不满,尤其是李乾顺的庶弟李察哥。他身材魁梧,声如洪钟,粗眉大眼,威风凛凛。他自幼便以骁勇善战闻名,封为晋王,统领西夏精锐「铁鹞子」军。李察哥怒气冲冲地向前一步,怒斥道:「宋朝若真敢派大军来犯,有我晋王在,岂能让文官们操心!我只需三千铁鹞子骑兵,便可纵横千里,任凭宋人如何防备,皆不堪一击!」

见李察哥如此强势,朝中众臣无人敢再出声反对。李乾顺则哈哈大笑,转头问身旁的皇后耶律南仙道:「为你报仇雪恨,朕欲命太子与晋王统兵出征,中宫以为如何?」

耶律南仙虽容貌端丽,心中却知太子李仁爱尚且年轻,未必能统御大军,遂低声道:「陛下,太子年幼,恐怕难以承担如此重任。」

李察哥却大咧咧地说道:「皇嫂无须担心,太子便如我子,我自会护他周全,保他安然无虞。」

李乾顺大笑,拍案道:「既如此,朕即刻传旨,命太子李仁爱为三军大元帅,御弟李察哥为副元帅,国相李遇昌为军师,领三千铁鹞子骑兵东征宋地!另命大将李良辅、李造福率万名步跋子军为后援,速速整军待命!」

命令一出,朝堂之上无不臣服,李乾顺携皇后退朝,心中已是豪情万丈,仿佛西夏大军已然凯旋。

铁鹞子军与步跋子军是西夏最精锐的两支军队,铁鹞子为西夏骑兵,善于快速突袭,如疾风电闪;步跋子则为精锐步兵,善于攀山越岭、深入敌后,两军联手可谓攻无不克。数日后,太子李仁爱与李察哥率领二十余万大军,直逼宋夏交界处。

他们一路过杀牛岭,连破宋军防线,攻陷西安州,摧毁绥戎堡、啰没宁堡等要塞,势如破竹。不到数日,西夏大军便已攻占府城,又继续向东进军,侵扰怀德军。

李仁爱太子率领党项二十万大军,铺天盖地地向怀德军压来。这座城池曾是赵宋的平夏城,如今成了西夏攻势下的焦点。怀德军素来重要,经略使席贡选中了刘铨镇守,因为他刚正不阿,且深得将士信任。刘铨一接命令,马上修城备战,并迅速与通判杜翊世共同巩固城防,抚慰军心,准备迎接党项人的来袭。

刘铨自负其才能,深信能在这场大战中建功立业,便亲自登城督战。他知怀德兵少粮乏,但他坚信,只要能坚守一段时间,援军必会到来。然而,夏人的大军来势汹汹,城外扎下大营,整整围困了数十里,形成铜墙铁壁,怀德被困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