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蕾舞剧,第一场和第四场同景,是一个举行狂欢节的城市广场。第四场时间临近日暮,人山人海,乱哄哄的,显得更加激越沸腾。
组曲的唱片把第四场狂欢节的热闹气氛灌制了三面,手风琴、铜管、木管乐器的交响纠结、高涨,描绘出杂沓的狂热气氛。接着是摇篮曲舞、农民牵熊舞、吉卜赛舞、车夫与马僮舞,还有集体化妆舞,所谓“伟大的噪音”,好像是某人听了《彼得鲁什卡》后发表的言论。
“品子她们跳哪个角色呢?”波子也说道。
节日的人们都是即兴起舞的,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缭乱。
不久,雪花纷飞,城市华灯初上,热闹而粗犷的音乐达到高潮。这时候丑角偶人彼得鲁什卡爱上了舞女偶人,却最终在节日的人群中被情敌木偶摩尔人杀害了。于是,在魔术团的小屋檐前出现了彼得鲁什卡的幽魂,这出悲剧的帷幕便徐徐降落。
品子她们的节日音乐仍在反复播放,响彻整个饭厅。
“早餐前播放音乐,倒是挺欢快的。品子她们不至于在思考尼金斯基的悲剧吧。”矢木自言自语,把脸朝向排练场。
波子也朝同一个方向望去。
“尼金斯基?”
“对。尼金斯基精神失常,不正是战争的牺牲品吗?据说他的头脑开始不正常的时候,犹如梦呓一般,顺口说出什么俄罗斯啦、战争之类的。尼金斯基早先是个和平主义者,也是托尔斯泰主义者。”
“今年春上,他终于在伦敦的医院逝世了。”
“他精神错乱以后,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活了三十多年。”
矢木这么说,也许他想起了彼得鲁什卡是尼金斯基的拿手角色。
最近,在研究《平家物语》和《太平记》等古典战争文学的基础上,矢木撰写了专著《日本战争文学中的和平思想》。
今天上午在执笔之前,矢木的思维被品子她们的“彼得鲁什卡”打乱了。
曲终之后,品子和友子没有到正房来,波子便去看她们,只见品子一个人直愣愣地坐在排练场上。
“友子呢?”
“回去了。”
“不吃早饭就走了?”
“她说把这个还给妈妈……”
品子手里攥着小戒指盒。
品子没递过去,波子也没想接这个戒指盒。
“我一个劲儿挽留她说:妈妈和我都要出门的,一起走吧。友子不听,还是执意说‘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