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朕,欲重塑礼乐教化!(2 / 2)

至于先生...则是请求这些大儒们群策群力,要么出自己要么出徒弟,要么...滚出去!

笔墨纸砚,大汉拿出大量的粮草,同时每半年会有朝廷地方官员来考核他们的成绩,成绩不合格者,不管是天赋不足,还是不肯用功,尽数劝退,不再享有此事。

若是一学堂的学生全部不合格,则重罚其师长!

反之,课业优秀之人,则可以在享受每日一餐的同时,得到朝廷赏赐的钱帛,而课业优秀多者,则其师长被授予官职,乃至于爵位!

每三年学习优者由地方送入京师长安,由朝廷的御史台和尚书台,联合考核其可以。

有弄虚作假者,杀!

学习优异者,赏!

至于后面,大家都看得出来,这群学子们在学成之后恐怕就要准备仕途之路了,但刘璿的旨意却是到此为止。

一来是不想将事情直接做得太绝了一些,二来,也是不想让太多人受到刺激,因此几年乃至十几年之后的事情,刘璿并没有过多的考虑,也没有进一步的给出什么旨意。

而刘璿的这个举动,直接拿出来了大兴教化,让无数大汉的名宿大儒来背书,加上还有青城学宫曾经的威望。

果然是让很多人有心反对却又不敢太过于明显。

毕竟儒家那群家伙的德行大家还是很清楚的。

诸葛亮曾经用孝宣皇帝告诫其子的话语教训过刘禅的那些儿子。

大汉当以霸王道杂之,而儒家永远只是其皮,而法家才是其骨。

这种道理知道的并不仅仅是是诸葛亮一个人,天下人都清楚,儒家是什么?

“俗儒不达时,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这明晃晃的话语就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而刘璿第一步就是将这个好是古非今的儒家抬了上来。

他告诉了那些大儒,他要大兴教化,他准备好了一切,他要重新塑造礼乐,让天下人都明白礼乐,都明白儒家的道理。

这是那些大儒名宿们毕生追随的东西,如今刘璿就这么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虽然这些大儒知道,刘璿这么做肯定也有着自己的目的。

可...

“谁敢阻拦陛下如此做,那就是和我等为敌!

我等就算是豁出去这条老命,也一定要和他们分说个清楚明白才行!”

一群读了一辈子书的大儒成为了刘璿的第一重挡箭牌。

刘璿要将自己父亲没做完的事情做下去,遏制世家豪族的第一步打破他们的学识垄断。

而所有的阻力,也在这一刻,让刘璿从自己的身上,转移到了那些大儒的身上。

“这些大儒,也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只不过...在家族和信念之间,他们还是会选择信念的。”

“那...若是他们选择家族...”

“朕就立刻让丞相将道家和法家的书籍拿出来。

你以为丞相就只准备了儒家的?”

“那若是有人...”

“儒家也不是只有一脉,哪个捣乱,朕立马换一家!”

“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