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按照地方记载,并非是因为缺少一半所以让他们去了,而是...他们去了之后,还缺少足足一半人!
可见其中差距到底有多么大!
这也就导致了秦之律法严苛繁杂,可地方完全无法实行下去,对穷苦之人严厉,对富贵之人则是暗中操弄。
甚至就连刺杀始皇帝的...留侯,也是说跑就能跑。
太祖皇帝顶着海捕文书,还能时不时跑回家中和妻儿团聚。
如此也就可以看出,底蕴之事了!
当年先帝就是因为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才没有盲目的冲杀,不断收复土地,而是徐徐图之,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
当年始皇帝都无法解决的事情,难道这些人就能够解决?
他们的出身很让老臣悲悯,但是若是让他们从中选择治理一州之地的,他们恐怕都要从牢狱这种想想办法了。
牢狱之中不是没有人才,但我大汉的律法摆在这里,冤假错案也不至于十中有九。
让一群本身就有问题的人去治理地方,那不出现更大的问题,才是真正的可笑。
因此...这一次的事情是给朝廷,给陛下提一个醒。
但如果想要走通这条路,那么需要的时间甚至不是用年来计算的。
是几百,甚至上千年来计算这件事情的!
开化民智需要时间,让那些百姓知道要如何向善,引导他们向善是另一件事。
让他们明白律法,尊重律法并且学会律法就是第三件事情了。
老臣等不到那一日了,所以老臣只能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让这件事情开始走下去。
走出这个开头,那么后面的事情,自然交给后人去做。
对也好,错也罢,我华夏大地从来不缺少可用之人,不缺少惊才艳艳之辈,更加不会缺少忧国忧民的能人志士。
老臣相信,后人自然会保护好这个天下的....”
诸葛亮当初用这些话语劝住了逐渐走向疯狂的刘瓒,也用这些话开始了大汉的改革。
如今内乱已经开始逐渐被平定,越来越多的官员被擒拿,惩罚乃至于斩杀,越来越多的百姓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得到了土地可以重新开始。
当然...诸葛亮要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也被提上了日程。
“天下即将安稳,未有益州叛乱仍然没有平定,巴賨蛮夷汇合益州的叛军封锁入川道路,如今已经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
我等不可再继续不闻不问...
老臣虽然年迈,但仍然不可坐视不管。
而且如今朝廷的大军在外征战,无力调回征讨益州,也不该去征讨益州。
所以老臣希望...可以亲自前往益州,平定此次益州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