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定看来,只要协助朝鲜王国解决恒居倭的问题,那么之后对马宗家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低,甚至还有可能被上杉家完全取代。
毕竟,自从大内义隆死于非命之后,扶桑境内与朝鲜方面能直接进行贸易的就只剩下上杉家与对马宗家了。
其中,对马宗家与朝鲜王国之间的贸易说得好听点是贸易,说得难听点就是在朝贡。
对马宗家是被朝鲜限制交易时间、交易船只数量,而且进行贸易的船只还被称为‘岁遣船’,与之成反比的上杉家、曾经的大内家是被称为‘牙符船’。
其实,大内家很早就与朝鲜方面有着或明或暗的往来,毕竟大内家可是打着百济王族后裔的旗号。早在大内义长在位时期,还以‘山口都督源义长’的名号与大明、朝鲜两国进行交涉,并送还被倭寇掠走的人口。
至于那些逃入朝鲜半岛进行定居的恒居倭,无非是对马、壹岐、九州等地因天灾、战乱等种种原因无法在故乡生活下去之人,这才拖家带口的逃往有着一海之隔的朝鲜半岛进行定居,他们最希望的就是过上泰平的生活,并不希望重返故乡去遭罪。
所以,清定才想到了将恒居倭迁往郁陵岛这个折中的方案。待上杉家的兵锋直抵山阳、山阴两道后,就能与朝鲜方面进行交涉,将恒居倭尽数遣回原籍。
若是操之过急,那么极有可能会导致定居于朝鲜半岛的恒居倭皆倒向对马宗家一方,或是干脆当起倭寇,那样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折中,历来是君主最喜欢采用的政治手腕,因其操作简便、效果快速,大到国家,小到单位,领导们无不对这一手段喜爱有加。
因为,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折中也不例外。运用好了,这是照顾全面、调和各方,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运用不好,那可是既得罪了这个,又得罪了那个,大家谁也不领情,最终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所以,关键还是在于分寸,以及火候。
而另一方面,对于那个横行于大明、朝鲜、琉球、扶桑等国的大海盗王直的来信,此时的清定是自然不能不阅览的。
要知道,王直麾下的倭寇所盘踞的主要地区五岛、平户等地就位于对马、壹岐两国以南的肥前国。若是此时的上杉家与王直直接交恶,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而且,清定还打算看看王直的葫芦里准备卖什么药。照理说,上杉家可素来与倭寇没有任何利益往来,更没有任何联系。
先前,清定也只是从神余亲纲的回复中了解到,西肥前的平户、五岛等地,所居住的明国人数量已超过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