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1 / 2)

庙里静了一小会儿之后,老杨氏站起来走到两人面前。

两个孩子被吓的退了一步。

老杨氏一惯的冷脸上,挤了点笑容出来,努力温和一点,虽然更吓人了,但她还是一无所知的用温柔的声音说道:

“小孩别怕,我们是过路的,能在你们这儿借宿一宿嘛?”

大一点的孩子抖着腿说道:

“奶奶要住就住,何需动问。”

他后头那个孩子更是头都不敢探出来。

两人那个神情,那个表现,阿元情不自禁的扬声安慰道:

“别怕,我奶奶不吃人!”

两人顺着声音看去,见到好几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这才放松了一点下来。

但是听到这话的老杨氏,脸刷的一下又变得冷冰冰起来,差点没被阿元气黑脸:

这个孩子的脑子到底在想什么?

两个孩子看着老杨氏的冷脸反而更放松了。

老杨氏顿时更生气了:

“老娘笑起来真的很吓人嘛?”

那个大一点的孩子下意识一点头,然后赶紧摇摇头,结结巴巴的说:

“不,不吓人。”

身后那个孩子特别小声的嘟囔了一句:

“但像要吃人。”

耳力过人的一家子:这孩子,知道想笑不能笑有多痛苦嘛?

有憋不住的发出了噗哧,噗哧的笑声,然后赶紧捂嘴忍住。

老杨氏说不出的来气,叉着腰憋了半天,还是忍不住说道:

“哼!没眼光!放老娘年轻那会儿,村里那些小子为了逗老娘笑,不知道送了多少糖块呢!”

大孩子身后的那个小孩子小心翼翼的探出半个小脑袋来:

“那,糖块好吃嘛?”

黑暗里那双眼睛亮晶晶的,大孩子的头却不知道为什么失落的低了下来。

有故事啊,庙里又是一静。

浮三白刚想关门的手又是一顿,却不是因为这气氛,而是因为:

“呦!下雪了!”

外头的雪花飘飘落下,开始一粒一粒稀稀疏疏的,很快就变成了漫天的鹅毛大雪,落到地上又化。

风也吹了起来,哪怕是这边暖和一点儿,冬天也依旧会下雪。

浮三白赶忙关了庙门怕风吹进来把所有热乎气儿都带走。

老杨氏也在这时候回答了那个孩子:

“好吃啊!”

老杨氏在袖子里掏了掏,摸出一文钱来:

“拿着,奶奶请你们吃一次,下次遇上你们也请请我。”

这话阿元听着怪耳熟的,客栈里曾老和曾归和她交朋友的时候,也说过类似的话,所以阿元很肯定的说道:

“拿了这个钱,吃了这个糖,你们和奶奶就是好朋友了!要互通姓名!”

那个大点孩子有点迟疑:

“真是交朋友?不是人贩子?”

老杨氏:……

“就你们这俩不大点的小孩儿,又没有人看着,遇上人贩子还不一抓就直接抓走了?还用费这个功夫。”

浮大白打了个哈欠,懒洋洋的说了一句。

那个大点儿的孩子想了想,慢慢接过那枚钱,收好了在衣服上蹭了蹭手,把身后的孩子也扯出来,两人躬身施礼。

大的说:“我叫白馒头。”

小的说:“我叫白包子。”

钱公公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接茬道:

“好名字,我叫钱饽饽!”

这个话配上钱公公那张蓬松的脸,可信度特别高。

阿元也凑热闹:“我叫浮元子,就是汤圆,你们可以叫我阿元!”

都是吃的。

两个孩子看他和阿元的眼神都比看别人亮了些。

“我阿娘说过这种名字好,吉利,叫多了总有天会不缺粮食吃的!”

白馒头露出一点笑来。

老杨氏没准备和孩子做朋友,但是谁让她是个好奶奶呢,自己的孙女也接受过这种善意,所以她也拱了拱手:

“杨满春,但是你们不许叫名,只能叫杨奶奶知道嘛?”

两个孩子乖乖的点头应了。

老杨氏和浮三白回到家人那边。

两人也从供桌下翻出铺盖卷,放到了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