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天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只把你当作那赴考的士子。”
柳贺二十二岁便授了翰林院修撰,许国如今已四十有四,却仍在翰林院中干着检讨的活儿,对比之下,柳贺即便是熬资历,也能熬到出头之日了。
“维桢兄休沐时也爱逛书肆?”
许国出身自徽商,眼下他在翰林院中默默无闻,但柳贺知晓,眼下这位翰林院检讨未来可是官至内阁次辅,这便是在翰林院的好处,别看一个个的修书修到四体不勤,然而随便站出来一位就是未来的内阁学士六部尚书,将来哪怕回家待着,吹牛时也能说,我和某学士喝过酒拜过把子。
“京中还有别处可逛的吗?”
听见许国这般说,柳贺与他均是大笑。
京中好玩、好逛的地方当然很多,如吏部主事员外郎等,平日上门的官员都能将家中门槛踏破,休沐日更是不得闲,柳贺路过吏部时都能看到其中的盛况。
不过他们暂时无处可玩、无人相邀罢了。
“泽远兄,我今日听说,昨日丁学士选了你的文章。”
柳贺心念一动,抬眼看向许国,就见他眼中一片真诚之意,似只是随口一说罢了。
柳贺笑道:“学士有命,在下勉励为之,若真被选中,倒是在下的荣幸了。”
许国透露的这个消息,柳贺猜应当是真的,否则许国没有必要说与他听。
不过柳贺本人并不知晓,反倒是许国提前知道了内幕,可知这翰林院中人人都不能小看。
“泽远兄你文章出众,被选中也是应当的。”
之后两人便未再聊与敕书有关的话题,而是天南海北地随意聊着,许国出身自商户,察言观色的本领自是学了个十成十,他与翰林院众同僚的关系都不错,在丁学士那边也颇得好评。
只是柳贺更喜欢能敞开胸怀对谈之人,比如罗万化与黄凤翔,和许国这样性格的人相处虽然愉悦,却很难交心,不过翰林院中的同僚大多这般,柳贺渐渐也就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