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国也说:“确实是老物件,但看不出哪个年代,不好估价,你想出的话,我去请我师傅来,他见多识广,而且他老人家也喜欢玉器。”
他猜,苏在青找自己看东西,可能是手头紧,不然之前怎么不拿出来。
苏在青也不瞒着,敞开了说:“我也不瞒胡叔叔,要不是因为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我肯定舍不得这个宝贝,我知道胡叔叔门路多,要是这玉佩能出个好价钱,到时,我请胡叔叔吃饭。”
他猜的没错,年轻人经济上遇上困难,所以才想出手上的宝贝,胡志国直接打电话给他师傅梁从书,还拍了张玉佩的照片发了过去。
陈大鹏也开口,“小苏真想出,那我问问我那些喜欢玉的老主顾,好饭都得抢着吃。”
“那我谢谢陈老板。”
苏在青笑着道谢。
陈大鹏说的没错,那好东西都得有人抢着买,东西才能卖上价格。
“喂,钱老板,我这有好东西,上好的和田黄玉,老东西,来晚了可没有。”
胡志国的师傅梁书群来得最快,可见梁老先生是真的喜欢玉器,他还带上他的孙女跟学生,胡志国忙着一通介绍。
苏在青见梁书群颇有一副古代读书人的气质,客气道,“梁老先生,麻烦您给掌掌眼,估个价。”
梁老先生笑着点头,“好好,我先看看。”
他接过玉佩看了又看,几分钟后,开始解释:“这玉做工不算精致,但质地紧密,细腻,瑕疵少,至于价格吗?之前有块好像卖了八十多万,你这个成色好些,价格自然高些,拿到拍卖行可能价格要高些。”
胡志国知道自己师傅喜欢这玉,连价格都没给个清除,看了又看玉佩,舍不得放手,只是他师傅是个老狐狸不显山不露水,他不好多说什么,就使眼色给陈大鹏。
陈大鹏一下子就会意,接话道:“梁老都这么说,那肯定是个好东西,正好我叫了我几个老主顾,都是喜欢玉器的,等会就到,到时给他们看看。”
“老胡的侄女,都是自己人,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梁老先生算是听明白了,这两个活宝串通一气,这是再激他,他偏偏不上道。
苏在青也是做过生意的人,这一会,也听明白了,想了一会,她走到梁老先生面前,“梁老先生,不瞒您说,这块子母兽玉是我干爷爷特意留给我的,要不是我经济困难,我绝对不舍。”
“您是胡叔的师傅,也算有缘,您要是喜欢这块玉,您开个价,只要价格合适,就当小辈跟您结个善缘。”
苏在青的话说得漂亮,梁老先生听了也高兴,拉着他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孙女梁方仪。
“方仪,你听听人家多会说话,你学着点,你呢?国外学了这么多年,都学到了什么。”
她爷爷的心思,梁方仪能不知道,不就是喜欢玉,又拉不下脸,这是在点自己,“那爷爷,你就把这玉买了送给我,反正我马上要过生日。”
梁老先生笑着拍拍孙女的手,“哼!
想得美。”
实际上他心理已经在琢磨,该开个什么价。